【南報網】郵政安全進入南京校園
南報網訊(記者李楠)10月9日是第49個世界郵政日。由南京市交通運輸局、南京市郵政管理局、南京郵電大學主辦,南京市郵政業安全發展中心、南京郵電大學現代郵政學院承辦的郵政安全進校園活動在南京郵電大學仙林校區舉行。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財經大學等7所高校代表以及南京市10家快遞企業代表參會。據不完全統計,在寧高等院校共計53所,在校學生人數84萬人,全年快遞量近億件。為滿足廣大師生日益增長的快遞服務需求,營造安全放心、環境優美、快捷方便的快遞服務,解決校園快遞“最后一公里”問題,全市郵政管理部門正積極協調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后勤管理部門,指導和支持郵政企業創新服務模式,打造融合快遞服務、政務服務、學生創業孵化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快遞服務平臺。本次郵政安全進校園活動,通過廣泛宣傳、知識問答、現場互動等多種形式,向廣大師生介紹了全市郵政快遞行業基本情況,重點以郵政安全為核心,從郵政快遞企業運營安全、郵政快遞件寄遞過程安全、郵政快遞信息安全三方面入手,闡述了郵政安全在服務經濟、保障民生、促進發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和關聯性。對郵政安全監管的核心要求——“實名寄遞、開箱驗視、過機安檢”進行了重點解讀。此
【中國經濟時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恰逢其時
為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講話和批示精神,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資源,近日在南京郵電大學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大運河智庫論壇上,來自政府機關、科研院所、各大高校以及新聞媒體、學術期刊等多家單位150多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商討獻計。會上,多位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就生態競爭力引領的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京津冀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大運河沿岸的標志性景觀建設,以及現代城市群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關系、實現相應政策的精準化等多個方面作了專題報告,并從多個層面、多種視角帶來最新進展及前沿動態,分享最新的研究經驗,介紹最新的智庫成果。“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能持續推進有‘七大動因’。這‘七大動因’,獨家、獨立呈現了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客觀態勢和愿景。”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理事長、南京郵電大學大運河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王佳寧在主旨演講中如是分析。王佳寧表示,一是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堅持與黨和國家改革發展大局同頻共振,保持把握方向、舉重若輕的定力;二是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與東部地區對外開放高地接軌,借助“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外力;三是江蘇大運河文化
【南京日報】頭版頭條:南京高校“一帶一路”留學生持續增加
特色專業需求旺知華友華情誼深南京高校“一帶一路”留學生持續增加國慶節前,南京理工大學為剛入校的2018級留學生舉行開學典禮。來自也門的魏海洋既是一名新生也是一名老生,本科4年在南理工就讀,現在是該校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研究生。“我喜歡計算機,喜歡中華文化。”他說,他經常在朋友圈曬學校、曬南京,讓周邊不少人了解了中國,今年和他一道來南理工的也門新生就有近10個。據省教育廳統計,5年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江蘇留學生數量,年均增長26.13%。留學生人數持續增加,部分學校申錄比達10:12014年,來自加納的Amos來到南京郵電大學讀研,取得通信工程專業碩士學位后,繼續在南郵讀博。“第一次選擇南郵,是聽了家人建議,第二次選擇南郵繼續深造,是我自己的主意。”Amos說,在這里學到了很多知識,他很喜歡這里,選擇南郵的不少加納留學生,都是受了他的影響。記者從多所在寧高校獲悉,近年來,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人數持續增加。2016—2018年,在南理工深造的人數分別是142人、153人、217人;在南郵學習的分別是108人、135人、175人。來自省教育廳的數據顯示,2016和2017年,
【交匯點】不可思議!觀眾看展覽卻看到了自己,原來是……
交匯點訊“每天送信千萬封,為人奔跑千萬里,帶著信件來我家,我要說聲謝謝你……”10月2日下午,64歲的高躍女士來到位于南京國際展覽館的“江蘇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圖片展”,仿佛重回當年走街串巷做郵遞員的光景。她走到“國營單位的‘八大員’”展墻前,其中一張展出照片令她激動不已,連連說道:“我從不知道自己還照過這張相,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她就是我,我就是她呀!”高躍在自己的照片前合影。新華報業視覺中心宋寧這張連高女士本人都沒有見過的老照片,因“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圖片展”而和她重結緣分。泛黃的照片上,一位扶著自行車車把、笑容滿面的郵遞員姑娘正是46年前的高女士本人,那時,18歲的她在鼓樓郵局工作,負責投遞信件。“大雨大雪的天氣,無論是九華山的半山腰,還是玄武湖的湖心島,只要有住戶的信,我都要一一交到他們手里。”7年風雨無阻,她兢兢業業地為祖國的郵政事業奉獻青春。圖片展展出作品18歲的郵遞員高躍王廣林攝據介紹,這張照片是由新華日報著名攝影記者王廣林提供。是當時在新街口郵局做宣傳工作的繆國元帶王廣林去拍攝的。從照片背景大樓判斷,應該是在新街口郵局門口。當改革開放的浪潮席卷了神州大地,高女士通過刻
【交匯點】向著美好的新時代再出發
昨天是國慶長假的第一天,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筑夢偉大時代共創美好生活——江蘇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圖片展”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前來觀看。一面鮮紅的黨旗,和簇擁四周的“95后”“00后”們的青春面孔,隨著輔導員手中相機的一聲“咔嚓”,定格在共和國69歲華誕的這一天。國慶當天,南京郵電大學的本科生在學校的組織下參觀了此次展覽。在通向展館“序廳”的長廊里,13組展示江蘇各個設區市今昔面貌對比的圖片使學生們停下了腳步:從一棟棟“鴿子籠”“矮破小”,到今天無人機鳥瞰拍攝下的高樓大廈、藍天白云,家鄉巨變引發了觀眾的共鳴。來自南通的南郵大一新生小張告訴記者,小時候她所在的農村居住環境還相對較差,但現在,當地新農村建設得非常漂亮,“馬路一邊是整齊的樓房,另一邊是一望無垠的萬頃良田。每次我在自家陽臺朝對面張望,總有一種幸福感。”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大潮中,江蘇涌現出一批改革先鋒、道德模范、時代楷模。在展示時代楷模、守島英雄王繼才遺物——一面用壞了的國旗、兩個手電筒、兩臺收音機的展臺前,省檔案局法規宣傳教育處副處長袁光特意為觀眾和媒體講解。“開山島有多荒涼?連帶上島的狗都要往海里跳!”袁光說。但就是
【南京日報】“南京的誠意,我們感受到了”
給20萬大學新生集中舉行開學典禮,前天晚上到昨天,南京的這一創意活動在朋友圈被刷屏。“新穎”“有創意”“震撼”“會玩”“霸氣”“誠意滿滿”,成了朋友圈內點贊留言的高頻詞。“非常隆重,太震撼了!”南京郵電大學新生尹泓來自重慶。代表學校“社團聯合會”參加開學典禮的她告訴記者,她有很多表哥表姐在其他城市上大學,打開她轉發的直播鏈接后,連連表示“羨慕”“會玩”,他們所在的城市沒有這樣的活動。尹泓說,她在來南京讀大學之前就了解過有關南京的歷史典故,開學典禮現場聽了對南京的介紹后,就深深喜歡上了這座城市,“南京不僅有深厚的歷史底蘊,還充滿創新活力,不愧是一座古城、一座教育名城、一座創新名城,感覺自己很受重視。”她說,活動現場,她就報名參加了新生看南京等一系列活動。參加開學典禮的南京大學朱曉雪老師非常感慨:“很多年前我是在浦口上的大學,在浦口上了3年,我覺得自己對南京沒有太深入的了解。”她說,各校自己舉辦的開學典禮一般側重于介紹學校、校長書記寄語,南京此次組織這樣大型的開學典禮,讓學生對這座城市的歸屬感、融入感一下子就提升了。開學典禮志愿者服務團隊隊長、南大外語學院大四學生李冬鑫說,不管是對新生還是
【南京日報】院士南郵設立教育基金
【江蘇教育報】南京郵電大學成立人工智能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網】第二屆中國大運河智庫論壇在南京郵電大學舉行
推動大運河文化帶研究與決策第二屆中國大運河智庫論壇在南京郵電大學舉行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王廣祿)9月20日,主題為“大運河文化帶智庫成果發布暨2018年秋季報告會”的第二屆中國大運河智庫論壇在南京郵電大學舉行。農工黨江蘇省委主委、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周健民,南京郵電大學黨委書記劉陳,北京物資學院校長王文舉,江蘇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沈和,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徐之順,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主任許益軍等出席論壇并講話。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周南平主持論壇。來自政府機關、科研院所、高等學校以及新聞媒體、學術期刊等多家單位的150余名代表齊聚論壇,共同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商討獻計。推出高質量學術成果和研究報告劉陳在論壇啟動儀式上介紹了該校“中國大運河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開展的工作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效并表示,學校將以此次論壇召開為契機,以“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為平臺,攜手聯盟成員單位,積極開展大運河文化帶前沿課題的調查研究、研討對話、成果共享等,力爭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學術成果、資政建議和專題報告,為公共政策制定和大運河各項規劃建言獻策,持續釋出“大運河智庫聯盟”的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
【中國科學報】第二屆中國大運河智庫論壇在南京郵電大學舉行
【南京新聞綜合頻道】消防進軍訓 大學新生化身“消防戰士”
【江蘇城市頻道】大學里有了“消防連” 大一新生“變身”消防員
【中青在線】南京郵電大學舉辦第二屆中國大運河智庫論壇
中青在線訊(尤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李超)9月20日,第二屆中國大運河智庫論壇在南京郵電大學舉行。該論壇由南京郵電大學、農工黨江蘇省委、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共同主辦,來自政府機關、科研院所、各大高校以及新聞媒體、學術期刊等多家單位150多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商討獻計。“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持續推進的七大動因,在國內首次發布,獨家、獨立呈現了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客觀態勢和愿景。”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理事長、南京郵電大學大運河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王佳寧教授作上述表示。為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講話和批示精神,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資源。近兩個月,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調研組對京杭大運河涉及的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四省兩市進行了實地調研。南京郵電大學大運河研究中心就江蘇“運河11城”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的定位、目標和實現路徑走訪調研了文化和旅游設施及布局、博物館、碼頭、大運河遺址,深入了解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情況,進而進行評估和前瞻。南京郵電大學黨委書記劉陳介紹說:“自今年年初,學校大運河研究中心成立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五大發
【紫金山】消防蜀黍進軍訓啦 學生大呼:滅火、逃離太帥!
9月21日,南京郵電大學軍訓匯報演出在仙林校區舉行。消防小哥哥們使出渾身解數,將疏散、逃離、滅火、救援等安全知識教給同學們。同學們紛紛大呼:太帥!采訪:楊清拍攝:黃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