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信息產業網】全國人大代表、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制定完善的互聯網、物聯網法律體系 |
| 發布時間: 2013-03-11 瀏覽次數: 2269 文章來源: 宣傳部 |
|
|
2012年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為保障網絡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據,得到了廣大網民的積極擁護與支持。然而,全國人大代表、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在接受《人民郵電》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人類依托于互聯網,已形成龐大的虛擬社會,僅對網絡信息安全進行立法保護是不夠的,應加強整個網絡虛擬社會的法制管理。今年參會,楊震帶來的議案就是“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物聯網法》”。 “Q幣、游戲裝備等虛擬財產如何界定?到底受不受現實法律的保護?怎樣管理網絡虛擬社團?網絡出版物與現實中有法人登記的出版物相比,其法律地位如何?在網絡社會里,一些真實的信息就一定能發布嗎?如何保證互聯網、物聯網等基礎設施的正常運行和向人民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以上這些問題都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楊震對記者說,虛擬社會必須依法管理,否則必將走向歧途,帶來重大的社會問題。 楊震認為,方興未艾的物聯網是互聯網的擴展和延伸,由于它涉及自然界的各種實體事物,目前互聯網的法律法規并不一定適用于它。哪些地方適合布設傳感網絡?需要什么法律程序?感知信息權歸誰?這些在法律上都是空白。 為解決這些問題,楊震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應著手制定相應的《互聯網/物聯網法》,對現有的各種法律法規進行系統梳理,其中一些可以作為該法律的具體實施細則,形成一個完整的法律體系。關于具體的方案建議,楊震表示,該法律應包括:互聯網/物聯網的定義、作用,明確其具有的社會基礎設施功能;人類與互聯網/物聯網的關系,明確哪些現行法律法規直接適用于這個虛擬世界;互聯網/物聯網的建設、管理、維護主體和方法;互聯網/物聯網上信息資源的開發和管理;互聯網/物聯網上新業務的開發;互聯網/物聯網上信息的存儲和使用方法;互聯網/物聯網的安全,例如什么緊急狀態下,全國人大有權下令關閉互聯網;違法的處罰等。 作為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對信息通信業的人才培養問題也提出了看法。他認為,當今中國經濟在轉型發展,我國通信行業也在轉型發展,所以,當代大學生應該有較強的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目前郵電高校的教育改革重點,則是培養學生提高這方面的能力。 來源:中國信息產業網 2013年03月11日 |
仙林校區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學城文苑路9號 郵編:210023 三牌樓校區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馬路66號 郵編:210003 鎖金村校區地址:南京市龍蟠路177號 郵編:210042
聯系電話:(86)-25-85866888 傳真:(86)-25-85866999 郵箱:njupt@njupt.edu.cn
蘇公網安備32011302320419號 |蘇ICP備11073489號-1
Copyright ?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