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引發南郵師生熱烈反響 |
| 發布時間: 2025-03-06 瀏覽次數: 1076 文章來源: 黨委宣傳部 |
|
|
大江南北春意濃,江蘇大地展新容。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倳洀娬{,圓滿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經濟大省要挑大梁。江蘇要把握好挑大梁的著力點,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春風又至,溫暖在心??倳浀闹匾v話,南郵師生反響熱烈,大家表示,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落實好挑大梁的責任,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績。 黨委書記 郭宇鋒: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圓滿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經濟大省要挑大梁。江蘇要把握好挑大梁的著力點,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內涵豐富,為江蘇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南京郵電大學作為一所紅色基因厚重、信息特色鮮明的國家“雙一流”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和戰略屬性,聚焦國家戰略亟需和世界科技前沿,立足“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謀劃,充分發揮學校信息通信、柔性電子、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學科專業與新質生產力高度契合的特色優勢,深度推進學科交叉融合,持續鍛造一流人才隊伍,全面推動人工智能賦能人才培養,超前布局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方向,扎實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全力打造全國重點實驗室等戰略科技力量,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以更加強烈的擔當、更加積極的作為,加快向研究型大學邁進,奮力譜寫建設電子信息領域世界一流大學新篇章,努力為服務建設教育強國戰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貢獻更大南郵力量。 黨委副書記 蔣國平: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經濟大省江蘇要挑大梁,推動“十四五”發展目標圓滿實現??倳浿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要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作為柔性電子全國重點實驗室的一員,我們深受鼓舞。實驗室瞄準世界科技前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革新需求,開展應用基礎研究。我們將響應總書記號召,以“敢為天下先”的銳氣,發展柔性電子調控原理,創制高性能材料,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如柔性發光顯示、光伏儲能、傳感探測等。我們將建設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柔性電子顛覆性技術高地和產業孵化高地,為江蘇打造新質生產力策源地注入動能。在總書記的指導下,我們將助力我國新質生產力突破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踐行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融合,為江蘇乃至全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黨委常委、副校長 周亮: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經濟大省要挑大梁,江蘇要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上打頭陣,這為我們高校指明了前行方向。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也是我們的核心使命。我們將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不僅追求科技成果的產出,更注重將其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此,我們將完善科研管理體制,營造創新環境,提供資金支持,優化資源配置,建立公平競爭機制。同時,我們將加大青年科研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鼓勵他們勇敢探索、敢于創新。聚焦前沿科學和國家戰略需求,我們將充分發揮高校優勢,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我們將敢挑重擔,勇于擔當,支持師生勇攀科學高峰,力求在關鍵領域取得突破,為國家增強國際競爭力貢獻高校力量。 黨委人才工作部部長、人才工作處處長 李衛: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經濟大省要挑大梁為全國發展大局作貢獻。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增加了前進的動力??萍紕撔潞彤a業創新融合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南郵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我們要著眼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為多出科技成果并轉化為生產力提供人才支撐。學校堅持人才工作為“一號工程”,成立黨委人才工作部,出臺“人才工作二十條”,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積極引育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為江蘇挑大梁貢獻南郵力量,以實際行動響應總書記的號召。 科學技術處處長,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產教融合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蔡志匡: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江蘇要把握好挑大梁的著力點,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作為電子信息特色鮮明的國家“雙一流”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南京郵電大學將積極發揮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技術突破策源地作用,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江蘇產業發展需要,提高基礎研究組織化程度,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研發,加快組織實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項目。努力提出原創基礎理論、掌握底層技術原理,推動產出標志性科技成果,為江蘇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筑牢科技創新根基發揮關鍵作用。 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兼卓越工程師學院常務副院長 張騰飛: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著眼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緊抓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要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推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教育強國戰略背景下,我們將全力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積極探索AI深度賦能的卓越研究生培養創新模式,加快將卓越工程師學院落地高新產業園區,強化人才培養鏈和技術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形成“教育培養人才、人才驅動科技、科技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環;積極探索以質量提升為目標、以分類評價為導向、以智能技術為手段、全鏈反饋優化的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致力于培養一批電子信息行業卓越工程師領軍人才,為江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挑大梁做示范貢獻更大力量。 一流學科和高水平大學建設辦公室主任 劉芫?。毫暯娇倳浽趨⒓咏K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作為一所紅色基因厚重、電子信息特色鮮明的高校,學校將圍繞電子信息領域科技產業發展、國家戰略需求,進一步健全學科專業設置調整管理機制,以“電子科學與技術”世界一流建設學科為核心,以信息與通信工程、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光學工程等優勢學科為支撐,充分統合相關博士學科專業領域,建設電子信息特色鮮明的學科群,強化特色引領,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信息文科建設,進一步推動學科融合發展,切實發揮學科建設龍頭牽引作用,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建強建優信息材料-信息器件-信息系統-信息網絡-信息應用“五位一體”大信息學科、人才培養、科技創新體系,努力開創學校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江蘇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南郵力量! 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鄒玉龍: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抓科技創新,要著眼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作為一名信息通信領域的高校教育科研工作者,我深切體會到總書記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和殷切希望,倍感振奮、深受鼓舞。一方面,我們要以6G國家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需要為導向,加強信息通信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打造學科交叉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培養能應對未來復雜多變挑戰的跨學科復合型創新人才。另一方面,我們要堅持“四個面向”,圍繞6G空天地海一體化通信產業發展面臨的“卡脖子”問題,有組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空天地海一體化通信技術原始創新及產業引領的齊頭并進,切實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新質生產力“最大增量”。 電子與光學工程學院、柔性電子(未來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黃麗亞: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后,我深受鼓舞,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黨建引領在學院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性。作為學院黨委書記,我將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推動學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進一步強化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學院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同時,以黨建引領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和創新精神的電子信息領域拔尖人才。鼓勵黨員教師帶頭攻堅克難,聚焦電子科學與技術、柔性電子等前沿領域,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同時,通過黨建引領,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助力經濟大省挑大梁??倳浀闹v話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我們將以黨建引領為旗幟,團結帶領全院師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為建設一流學科、培養一流人才而不懈奮斗,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 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黨委書記 尹志麗: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經濟大省挑大梁,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作為高?;鶎狱h組織,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黨委將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堅持“信達天下承使命,守志報國育英才”的工作理念,面向國家戰略需求,聚焦信息通信與計算機領域,以黨建引領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一是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強化理論武裝,持續開展主題教育。二是以組織建設為根基,依托學科優勢,構建“黨建+業務”融合機制。三是以作風建設為保障,激發黨員爭當先鋒內生動力。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團結帶領全院師生,在建設電子信息領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征程中挺膺擔當! 柔性電子全國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賴文勇: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江蘇作為經濟大省要挑大梁,推動“十四五”發展目標圓滿實現??倳浿赋觯萍紕撔潞彤a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路徑,需著眼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柔性電子全國重點實驗室緊跟世界科技前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革新,開展應用基礎研究。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我們將響應總書記號召,以“敢為天下先”的銳氣,發展柔性電子調控原理,創制高性能材料,突破柔性發光顯示、光伏儲能、傳感探測等核心技術。我們將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的柔性電子顛覆性技術高地和產業孵化高地,為江蘇筑造新質生產力策源地注入動能。在總書記的指導下,我們將助力新質生產力突破,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江蘇乃至全國現代化建設貢獻科技力量。 物聯網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趙海濤: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學院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緊扣“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戰略,聚焦“人工智能+”行動,以學科交叉為引擎,深化“信息+”融合創新,貫通6G通信技術、計算理論、數據科學等學科鏈,重構課程體系與科研生態,聯合產學研力量攻堅智能物聯核心技術,賦能智慧城市、低空經濟等場景落地。我們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厚植家國情懷與工匠精神,通過“科創+產業”實戰錘煉,鍛造兼具創新力與使命感的科技英才。學院將勇立潮頭,全面提升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的能力,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多“南郵智慧”與“江蘇方案”! 自動化學院、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助理 周巖: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代表團的講話語重心長、促人深思,總書記強調,江蘇作為經濟大省要挑大梁、為全國發展大局作貢獻,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作為一名電氣工程領域的高校教師,我深刻感受到黨和國家對科研工作者的期待。我們將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牽引,進一步結合學校在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學科優勢凝練研究方向,在AI+新型電力系統、AI+6G供電技術等前沿領域積極探索、勇于攻關,做好科技成果孵化,為新一代產業交叉融合創新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管理學院輔導員 李一鳴:作為一名輔導員,我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深受鼓舞。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我時刻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與使命感,銘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深入細致探究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以及學生成長規律。我將進一步深入學習兩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將其融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與渠道,向學生講好團結奮斗的故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電子與光學工程學院、柔性電子(未來技術)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 萬寶飛: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經濟大省要挑大梁,江蘇要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作為一名電子信息領域的研究生,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從“新質生產力”的深化部署,到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的戰略布局;從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的持續提升,到“實驗室經濟”的創新實踐,國家正以堅定的決心和有力的舉措,推動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我深受鼓舞,也倍感振奮。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將以兩會精神為指引,積極響應總書記的號召。將以“探路者”的姿態,勇闖科研無人區,敢于挑戰未知,敢于突破常規。將用顛覆性創新突破“卡脖子”困局,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貢獻力量。我將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個人的成長與國家的繁榮緊密聯系在一起。在建設科技強國的征程中,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華章!
(組稿:饒清強、王存宏 初審:嚴英 編輯:王存宏 審核:張敏) |
仙林校區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學城文苑路9號 郵編:210023 三牌樓校區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馬路66號 郵編:210003 鎖金村校區地址:南京市龍蟠路177號 郵編:210042
聯系電話:(86)-25-85866888 傳真:(86)-25-85866999 郵箱:njupt@njupt.edu.cn
蘇公網安備32011302320419號 |蘇ICP備11073489號-1
Copyright ?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