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子晚報客戶端】南郵特色迎新:9000余名新生共上“第一課” |
| 發布時間: 2022-09-13 瀏覽次數: 738 文章來源: 揚子晚報客戶端 |
|
|
紅色第一課:培根鑄魂,賡續紅色血脈 “學校的前身是1942年誕生于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戰郵干訓班……”在社會與人口學院的展板前,學院黨委書記張強為新生們講述南郵校史。展板中四個校門的變遷,分別取自學校發展的四個重要節點,展示著學校辦學80年來不斷成長壯大的過程。 社會與人口學院新生邱臣說:“初識南郵就了解到學校篳路藍縷的奮斗史,感受到了學校濃濃的紅色基因,希望未來四年的時間里,我可以成長為為學校發展、社會進步、國家富強奉獻力量的時代新人。” 創新第一課:引領新生勇闖科技“無人區” “無創新,不南郵”是學校的一張閃亮名片,南郵學子的創新能力屬于江蘇高校中的佼佼者。在迎新現場,眾多學生科技創新成果吸足了新生們的眼球。電子與光學工程學院、柔性電子(未來技術)學院的迎新展臺前,“電光柔院學術科技作品展”成為每位新生的打卡地。
電子與光學工程學院、柔性電子(未來技術)學院把學術科技作品展開在了新生報到現場 學院科協成員、電磁場與無線電技術專業的何洋學長為新生介紹曾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上榮獲國家級一等獎的《巡線機器人》項目。具備智能飛行的巡線機器人依靠代碼算法就可以識別障礙物,實現自主飛行,這樣的“黑科技”讓不少新生豎起了大拇指,紛紛表示:“以后我也要參加電子設計大賽,爭取站上最高領獎臺。” 專業第一課:“預習”學業內容 去年學校成立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今年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兩個專業迎來了大一新生。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培養芯片制造人才,學院設計的具有鮮明“芯片風格”的“集青年志,成創‘芯’夢”標尺,成為每位新生最想擁有的一款文具。據設計者之一楊啟涵同學介紹,這款長9厘米,寬3厘米的啞黑色小尺,用電路板制成,形似書簽,攜帶非常方便。小尺由學院學生自己設計,耗時數周手工焊接而成。尺子上置有常用芯片的6種阻容封裝規格、7種封裝樣式,這些在今后的學習中常常會被用到。在小尺上,還安裝了國產超薄封裝的芯片,帶有NFC功能,尺子便具有了更強的實用性。
“集青年志,成創‘芯’夢”標尺,充滿了學院風格和“芯片”元素 在自動化學院、人工智能學院的迎新窗口前,學院科協負責人高晨瑞正在為來自于湖北的劉澤陽和山東的盧飛澎等幾位新生介紹由大二大三學長學姐設計的ros導航車,以及曾為南郵拿下RoboCup機器人足球世界杯冠軍的Apollo3D機器人足球隊,精彩的介紹讓在場的幾位新生對未來有了更長遠的暢想。此外,外國語學院,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等也把生動而有趣的專業課搬到了迎新現場,讓新生們在輕松喜悅的氛圍中“預習”專業知識,做好職業規劃。
經濟學院用舞獅迎接新生的到來 文化第一課:啟智潤心,感悟校園文化積淀 在經濟學院的迎新現場,學院金子招牌龍獅表演隊用喜慶而熱鬧的表演吸引了不少新生駐足觀看。南郵龍獅隊多次斬獲全國舞龍舞獅錦標賽創意龍獅一等獎等大獎,不少龍獅隊員被授予“運動健將”稱號。此外,每位新生在報到時,還收到了 “天翼”大學生藝術團的加盟邀約,赤子劇社、舞蹈團、合唱團、交響樂團、民族樂團、電聲樂團等,通過向新生展示藝術精品,講述南郵故事,弘揚南郵文化,傳播南郵精神,彰顯南郵名片。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赟 通訊員 李海博 文章鏈接地址:https://wap.yzwb.net/wap/news/2471358.html |
仙林校區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學城文苑路9號 郵編:210023 三牌樓校區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馬路66號 郵編:210003 鎖金村校區地址:南京市龍蟠路177號 郵編:210042
聯系電話:(86)-25-85866888 傳真:(86)-25-85866999 郵箱:njupt@njupt.edu.cn
蘇公網安備32011302320419號 |蘇ICP備11073489號-1
Copyright ?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