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晨報】5G來了,看病更方便,吃飯更放心 |
| 發布時間: 2018-03-10 瀏覽次數: 1953 文章來源: 2018年3月10《南京晨報》A03版 |
|
|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 5G來了,看病更方便,吃飯更放心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時,指出要深入開展“互聯網+”行動,推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全國人大代表、農工黨中央副主席、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今年5G的國際標準就會出臺,商用也不會很久,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互聯網+”,必定會影響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工智能將讓看病更方便更精準 人工智能很早就有人提出來,但最近被認為再次關注跟一臺名叫“阿爾法狗”的機器人有關,因為它相繼擊敗了韓國和中國最頂尖的圍棋高手。楊震代表認為,在需要大量存儲、大量計算的領域,人工智能能做得確實要比人強。 阿法爾狗在今天這個時代之所以能夠成功,與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以及計算能力的提升密切相關。“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的普及,數據被大量采集。還有一個是計算的能力,巨量海量的數據處理也成為現實。”楊震代表說,這樣既有數據,又有處理能力,讓人工智能成為了現實。“阿爾法狗能戰勝圍棋頂尖高手,放在以前是不可能想象的。圍棋的可能性那么多,怎么可能戰勝人呢?但是通過這個時代的人工智能方法,明顯就能發現,在需要大量存儲、大量計算的領域,人工智能做得確實比人強。” 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到,要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楊震代表舉例說,隨著人工智能進入醫療領域,肯定會給現在的看病方式帶來巨大的改變,“人工智能在看病領域有很多地方做得可以比人強。為什么這么說,醫生要看片子,一名醫生能看多少片,一萬張不得了了,它能看一百萬一千萬張,因此只要出現過的病例,它都知道。”不過,楊震也不否認在思維演繹方面,人工智能與有經驗的醫生還有差距,“但是借助大數據,進行海量訓練的人工智能,今后也會在這方面有突破。” 5G商用不遠了 目前使用的4G,讓很多人感受到了與3G相比巨大的優勢,人們看網頁更快了,看視頻更方便了。與4G相比,5G具備超高速、超多連接、超低能耗的優勢,它不僅能進一步提升移動互聯網用戶體驗,還將滿足未來海量物聯網設備的聯網需求,并與工業、醫療、交通等重點行業深度融合,從而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經濟轉型升級助力。 “對比4G時代和以前的3G時代,大家明顯感覺到上網快多了,也方便多了。但是,人民群眾的需求仍在繼續提升,如果想看高清視頻甚至3D,4G就不能完全滿足,所以還要進一步向前發展,向5G演進。”楊震代表表示,有中國參與制定的5G國際標準今年就會出臺,預計2020年商用,但是中國用戶有可能提前“嘗鮮”。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創新食品藥品監管方式,注重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提升監管效能,加快實現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讓問題產品無處藏身、不法制售者難逃法網,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全。”而5G因為具備超多接連、超高速的特點,將為物聯網的發展提供巨大助力,讓產品“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成為可能。 “如果一條生產線上都嵌滿了傳感器,就可以實現生產的全程監控,監控部門和廣大老百姓不需要到工廠里面,就能隨時看到生產情況。一旦產品有問題,既可以及時處理,也可以追溯責任。”楊震代表認為,隨著物聯網深刻進入生產領域,生產效率將得到極大提高,產品質量也會得到充分保證。 智能生活將成為可能 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到“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楊震代表認為,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5G的大力推進,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互聯網+”必將給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5G可以優化到的1毫秒傳導時間,讓無人駕駛的智能交通成為現實。 據介紹,4G的網絡時延約數10毫秒,而5G則可優化到1毫秒。“如果是打電話,延時10毫秒,甚至是1秒都沒多大關系,但是天上飛的無人機、路上跑的無人駕駛汽車不一樣,延時越短,汽車通過傳感器感知前方危險時,規避得就會越及時。否則等到100毫秒再接到指令,你再收到指令,撞都撞上去了。”楊震代表表示,5G具備了發展無人駕駛汽車所需的“高可靠、低延時”的特征。 楊震代表表示,我國在向5G演進的過程中,無論是技術標準還是市場規模都具備堅實的基礎,一定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對此,他充滿信心:“3G時代,我國的TD是第一次參加國際標準制定,4G TD-LTE是中國主導的標準,說明中國在國際標準中占據了一定地位。5G的研究也走在世界前列,從技術上、標準制定上我們都不落后,話語權越來越重,相信隨著5G的來臨,我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一定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對我們各項產業的發展都會有很大促進。”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仲永 黃陽陽 |
仙林校區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學城文苑路9號 郵編:210023 三牌樓校區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馬路66號 郵編:210003 鎖金村校區地址:南京市龍蟠路177號 郵編:210042
聯系電話:(86)-25-85866888 傳真:(86)-25-85866999 郵箱:njupt@njupt.edu.cn
蘇公網安備32011302320419號 |蘇ICP備11073489號-1
Copyright ?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