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舉辦研究生“科學與人文”大講堂第五期活動的通知 |
| 發布時間: 2016-04-26 瀏覽次數: 1239 文章來源: 研究生院 |
|
|
報告題目:“尋根文化”的當下意義 主 講 人:范建華 時 間:2016年4月27日下午2:30 地 點:學科7號樓一樓127會議室 主辦單位:研究生院 承辦單位:傳媒與藝術學院學院 內容簡介: 80年代中期,文壇上出現了“尋根文化”,促成了一股文化尋根的熱潮。之所以要“尋根”,是因為覺得中華民族某些傳統之根已經隱蔽不見,背負中華民族脊梁的因素已被現實種種惟利是圖、急功近利、心浮氣躁、不講誠信等異化的東西所遮蔽,而要弘揚中華民族價值觀中諸如天地正氣、為民而呼、寧死不屈、忍辱負重、敢作敢為、堅忍不拔、仗義執言、待人厚道等品質。故事發生的地點背景通常是中華民族古文化發源地的中原、西北地區,由于受到較少現代文明熏染因而還保留著中華民族某種傳統習性,在與缺少自然資源的自然環境的抗爭中顯現出來的堅忍不拔的某種精神,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所呈現出的質樸厚道等,都可歸結為傳統之“根”,盡管這些“根”中,也與夾雜著民族的某些愚昧、劣根、糟粕的東西糾結在一起。‘尋根意識’的出現也是基于(至少是部分地基于)對“全球化”、“地球村”的反撥,交織著一種不愿完全改變民族習性而與之相抗衡的心理意識。“尋根文化”在當下種種亂象的社會中,更具現實意義。 主講人介紹: 范建華,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后,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委員。九三學社江蘇省畫院副秘書長 理事,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期間師從著名畫家范揚,博士后合作導師吳為山。學術方向:美術、書法創作及20世紀中國美術史論。 《人民日報海外版》、《畫院》、《中國書畫》、《彩墨中國》、《書畫頻道》等媒體曾對其作過專題報道與采訪,中國文聯舉辦的2016年文藝界春晚“百花迎春”播放過其事跡。他的作品參加國內外各級展事并赴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展出,被國內外多家美術機構收藏。 歡迎廣大師生走進大講堂聆聽、交流! |
仙林校區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學城文苑路9號 郵編:210023 三牌樓校區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馬路66號 郵編:210003 鎖金村校區地址:南京市龍蟠路177號 郵編:210042
聯系電話:(86)-25-85866888 傳真:(86)-25-85866999 郵箱:njupt@njupt.edu.cn
蘇公網安備32011302320419號 |蘇ICP備11073489號-1
Copyright ?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