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青年報】: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建議:盡早啟動個人信息保護法立法 |
| 發布時間: 2016-03-13 瀏覽次數: 1056 文章來源: 中國青年報 |
|
|
中青在線北京3月1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超)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沒想到自己的議案能引起那么多代表的共鳴。 楊震建議國家盡早啟動個人信息保護法立法,出乎他意料的是,30名代表的聯署簽名僅用了半天就完成了——要得到至少另外30名人大代表的簽名,代表的方案才能形成議案。 作為國內知名的通信專家,楊震也曾遇到煩心事。他經常接到推銷電話,但電話那邊經常能直呼其名。楊震說:“比如(對方)會問你是楊校長嗎?這樣就具有一定的欺騙性。” 楊震至今不知道自己的信息從哪里流出去的。他說,快遞實行實名制,出示身份證就讓人知道了身份證號、家庭信息。如果現場刷卡,還知道了銀行卡信息。“快遞員成千上萬,人員參差不齊。” 楊震說,以前,通信行業受國家嚴格管制,“你要查別人信息,那是絕對不允許的,而現在網上什么都能查”。楊震也發現,上網時網民的愛好和信息也會被搜集。 楊震認為,信息泄漏存在很大的風險,科技發展以后,風險會越來越大。 楊震說,隨著科技發展,大數據技術能通過特定算法從既有信息中挖掘出新結論,這不僅增加了敏感信息暴露的風險,還可能用于影響個人權益的決策。 楊震還提醒,物聯網時代正在走來,它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同樣也隱藏著風險。比如你身上帶著一個健康檢測儀,可以監測血壓、心跳、血糖等信息,但它是聯網的,如果沒有較好的保護措施,別人也可以知道這些信息。 這讓楊震感到恐慌:“如果社會不加以某種規章制度的約束、沒有法律,早晚有一天會出大事。“虛擬世界要正常運行一定要有序,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和約束。” 楊震說,美國早在上世紀末就推出了“電子隱私法”,歐盟也出臺了“大數據保護法”,這說明發達國家已經意識到虛擬世界需要像現實世界一樣,對人的隱私、個人數據要加以嚴格保護。 如今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速度讓世界震驚,用戶規模、龐大的市場、廣泛的服務……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美國。 但讓楊震詫異的是,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中國,也不乏針對互聯網領域的法律法規,“但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幾乎沒有”,而且,現有的這些法律條文多而且雜亂、不成體系,多個部門也是“九龍治水”。 出于以上考慮,楊震擬定了一份關于盡早啟動個人信息保護法立法的方案,這一方案也得到了其他代表們的熱烈響應。 |
仙林校區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學城文苑路9號 郵編:210023 三牌樓校區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馬路66號 郵編:210003 鎖金村校區地址:南京市龍蟠路177號 郵編:210042
聯系電話:(86)-25-85866888 傳真:(86)-25-85866999 郵箱:njupt@njupt.edu.cn
蘇公網安備32011302320419號 |蘇ICP備11073489號-1
Copyright ?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