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江蘇頻道】南郵校長呼吁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 舉行學術研討 |
| 發布時間: 2015-11-08 瀏覽次數: 1304 文章來源: |
|
|
新華網南京11月8日電(龐雪汀)大數據時代,涉及到個人信息的種類、數量越來越多,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也越來越高。個人信息如何才能得到有效保護?這一問題亟待解決。今天,南京郵電大學召開“個人信息保護立法”學術研討會,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教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許前飛、天津大學法學院院長孫佑海等全國知名專家、教授,就個人信息保護立法問題,進行了深度探討。 2015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呼吁盡快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提出對個人信息進行有效管理,讓泄露或者出賣信息者收到法律的制裁。“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成為“兩會”期間最受網民關注的提案與新聞熱詞。2015年7月6日,承接《國家安全法》的大格局,中國人大網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草案)》,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成為助力我國互聯網法治發展的重要力量。草案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公民的個人信息保護制度,規范網絡信息傳播活動。 “截止2015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了6.74億,手機網民達到5.94億,2014年中國移動網民數量首次超過PC網民,中國真正邁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全面進入到了信息社會。然而,信息社會必須要建立在對個人信息保護的基礎之上。”在今天的研討會上,楊震再次闡述了他對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看法。他認為,個人信息的良性使用是互聯網發展的基石,是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必然,更是國際政治經濟談判的籌碼。 天津大學法學院院長孫佑海則表示,個人信息保護法的指導思想一方面要支持利用信息數據,為大眾服務,另一方面,在這個過程當中,要維護好公眾的個人權利,包括公民個人的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相關的財產權,以及以個人安全為中心的人身權。 近年來,國家對信息安全,公民的信息保護越來越重視,加快完善互聯網管理體制,確保國家網絡信息安全。在研討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為個人信息立法,首先要明確個人信息采集的目的,禁止超出目的范圍的搜集;同時要加大對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的個人信息的保護。只有個人信息安全,國家才會安全。 |
仙林校區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學城文苑路9號 郵編:210023 三牌樓校區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馬路66號 郵編:210003 鎖金村校區地址:南京市龍蟠路177號 郵編:210042
聯系電話:(86)-25-85866888 傳真:(86)-25-85866999 郵箱:njupt@njupt.edu.cn
蘇公網安備32011302320419號 |蘇ICP備11073489號-1
Copyright ?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