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晚報】六旬院士打算造個小太陽 |
| 發布時間: 2006-11-20 瀏覽次數: 2476 文章來源: 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 |
|
|
與傳統能源枯竭賽跑 預計最遲2050年完工 多少年來,地球上的萬物一直依靠太陽的能量繁衍生息:太陽使植物生長;動物吃植物;植物和動物脂肪埋在地下,又變成煤炭和石油;煤炭和石油是我們常用的能源……21世紀中葉,“人造能源”將徹底解決困擾人類的能源危機問題。 傳統能源即將枯竭 范滇元透露,“人造能源”預計要到2050年才能成為現實,美國目前制造的一套生產“人造能源”的實驗儀器造價達40億美元。各國競相投入這項研究,中國“神光”項目便是攻克這一難點的跨世紀巨型激光工程,他便是“神光III”項目的總工程師,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他幾乎每天都要工作10幾個小時,晚上12點以后睡覺,為節約時間,甚至經常食宿在實驗基地上。 太陽假想將成現實 遠古時期,人們對太陽的依賴性很大,因此,不少民族把太陽作為一種圖騰來崇拜,甚至衍生出至高無上的太陽神。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面對能源危機,人們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太陽,并最終找到了解決方案。 從海水中提煉原料 記者發現,讓上述假想變成現實的難題有兩個,一是從哪里不斷提取氫原子,二是如何滿足氫原子兩個同位素發生反應的條件,以及控制住聚變后產生的巨大能源。前者是原料來源問題,后者則是聚變反應器和反應條件問題,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范滇元等人設想從海水中提取所需原料 ,并嘗試著逐步解決后者的問題。 2020年演示性發電 范滇元介紹,去年6月28日中、俄、歐盟、日、美、韓六國莫斯科會議,一致選定法國為聚變實驗場址。今年開始建造聚變所需設備與基地,建設期10年,造價100億歐元,預計到2020年可進行演示性發電,但這只能處于實驗階段,接著攻克的難題還有很多。 作者及來源:記者 李學芹 2006年11月20日 金陵晚報
|
仙林校區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學城文苑路9號 郵編:210023 三牌樓校區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馬路66號 郵編:210003 鎖金村校區地址:南京市龍蟠路177號 郵編:210042
聯系電話:(86)-25-85866888 傳真:(86)-25-85866999 郵箱:njupt@njupt.edu.cn
蘇公網安備32011302320419號 |蘇ICP備11073489號-1
Copyright ?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