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江蘇網】5位大學校長眼中的“雷鋒精神” |
| 發布時間: 2012-03-06 瀏覽次數: 1409 文章來源: 宣傳部 |
|
|
昨天是第50個學雷鋒紀念日。這一天,“學雷鋒”也成了各位代表委員關注的熱詞之一。本報兩會前方報道組專門采訪了來自江蘇代表團的5位大學的校長,深入探究新時期如何傳承雷鋒精神。 雷鋒精神不會改變 回憶小時候學雷鋒的情景,陳駿校長依然歷歷在目,雷鋒的許多名言更是印象深刻。“雷鋒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是我們的寶貴財富。” “雖然時代變了,但是雷鋒精神是不會改變的、是永存的。”陳駿說,學習雷鋒精神50年了,過去學雷鋒的時候,是計劃經濟的時代,現在雖然到了一個市場經濟時代,而且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但是,雷鋒的基本精神,卻是永遠也不會過時的。 陳駿說,目前,南京大學正在學生中廣泛開展各種學雷鋒活動,倡導真誠待人、樂于助人、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雷鋒精神。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 社會轉型期需要“新雷鋒” “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需要更多的雷鋒出現!”全國人大代表、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鏗鏘有力地說。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道德和誠信缺失等已成為這個階段中一個重要問題。如去年發生的在全國引起廣泛關注的‘小悅悅’事件,充分折射出這一個社會問題。在這個時候,我們大力提倡學雷鋒精神,在全國特別是青少年中樹立榜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它能解決或部分解決社會道德和誠信缺失問題,從而消滅社會上的一些丑陋現象,從而推動社會大步向前邁進。”楊震說。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林業大學原校長余世袁—— 心中有愛,你就會成為雷鋒 “新時代下,我們該怎樣弘揚雷鋒精神?”全國人大代表、南京林業大學原校長余世袁給出這樣一個答案:只要你心中有愛,你就會成為雷鋒! “雷鋒不是神,他是上個世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在一個英雄身上的集中反映。他為中國人民創造了一個優秀人物的典型。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們身邊涌現出無數雷鋒式的先進人物,他們為什么會成為新雷鋒?那是因為他們心中有愛,任何一個中國人,只要心中有愛,只要你愿意將心中的那份善轉化為實際行動,人人都會成為當代新雷鋒!” 全國人大代表、揚州大學校長郭榮—— 雷鋒叔叔是有“戶口”的 “客觀來說,有些時候有些地方,學雷鋒活動好像是在應付,是一個階段性的應付活動,”全國人大代表、揚州大學校長郭榮向記者直言,“實際上不應該是這樣的,學雷鋒應該是持之以恒的事情。” “雷鋒的可貴之處并不在于事跡的偉大,而在于精神的偉大——這不是物質上的。”他說,學雷鋒其實應該是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馬路上遇到跌倒的老人去扶一把,遇到準備闖紅燈的人去制止一下……“從這個角度講,雷鋒叔叔是有戶口的,應該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光輝榜樣,說到底,就是要為人民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廣基—— 多用鮮活例子打動人心 “學校中開設的思想教育課程很多,但我認為現在的教育并不夠生動,還不能深入大家的心里。”王廣基認為,今后在開展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 “應該多使用鮮活的例子,來打動人們的心靈。”而另一方面,社會輿論的引導起到了很大作用,“如果過多宣傳‘做好事沒有好結果’這樣的負面新聞,可能會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導致人們不敢去做好事。” “在現實生活中,不存在完美無瑕的人,我們不能強求大家都完全做到無私奉獻。” 王廣基認為:最高尚的就是拾金不昧,這是思想道德的第一境界。 作者及來源:2012年03月06日 中國江蘇網 |
仙林校區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學城文苑路9號 郵編:210023 三牌樓校區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馬路66號 郵編:210003 鎖金村校區地址:南京市龍蟠路177號 郵編:210042
聯系電話:(86)-25-85866888 傳真:(86)-25-85866999 郵箱:njupt@njupt.edu.cn
蘇公網安備32011302320419號 |蘇ICP備11073489號-1
Copyright ?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