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先預付40萬元工資,我畢業后為公司工作10年”
為救病母大學生“叫賣”自已 “我母親病危,目前急需醫療費40萬元左右,希望有公司能夠提前預付我40萬元工資,我畢業后愿意為公司工作10年。”近日,南京郵電大學自動化專業大三學生薛靖陽通過快報向社會發出呼救,希望用這種出租自已10年的方式,挽救病危的母親。 幸福之家突然陷入困頓 前天晚上,南京郵電大學仙林校區,記者見到了薛靖陽。他攤開手中一疊厚厚的病歷,上面記錄的都是近幾年來他
【揚子晚報】近八成學子“戀舊”“新四級”報名遇冷
今年6月舉行的大學英語四級試點考試,日前預報名已經全部結束,我省共有16所高校進行了試點改革。昨天上午記者從南京郵電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了解到,在這些可選擇報考新舊兩種題型的高校,多數學生選擇“舊四級”,“新四級”遭到冷落。 南京郵電大學上午公布的一份統計結果顯示:去年12月該校報名參加四級考試的學生為3745人,今年新四級報名只有768人,報名人
【金陵晚報】近八成學子“戀舊”“新四級”報名遇冷
本報訊 今年6月舉行的大學英語四級試點考試,日前預報名已經全部結束,我省共16所高校進行試點改革。昨天上午記者從南京郵電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了解到,在這些可選擇報考新舊兩種題型的高校,多數學生選擇“舊四級”,“新四級”遭到冷落。 南京郵電大學上午公布的一份統計結果顯示:去年12月該校報名參加四級考試的學生為3745人,今年新四級報名只有768人
【揚子晚報】細心學子 勇擒小賊
本報訊 南京郵電大學一名大學生在公交車上懷疑一名男子是小偷,于是暗暗留心,當小偷伸賊手時,他見義勇為,將小偷抓了個人臟俱獲。昨晚記者在南京城北派出所采訪時獲悉,小偷昨已被拘留,派出所正申報對這名學子予以表彰。14日下午3點多鐘,大學生李喆在南京97路公交車公交總公司站臺上公交車時,發現一名男子緊貼一名女乘客身后,神情有些不大自然,于是懷疑該男子是扒手,因無證
【新華日報】南郵研發成功便攜式衛星通信系統
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謝繼東教授主持研發的便攜式衛星通信系統于近日通過鑒定,該成果可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搶險救災、新聞采訪、科考探險、公安和軍事等應急和特殊通信領域。據介紹,南郵的這一自主創新成果--手提、背負攜帶的超小口徑衛星通信地球站,接收口徑只有0.6米,重量只有20公斤,攜帶非常方便,其性能與目前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的瑞典同類產品不相上下,而價格卻便宜很多。超小口徑衛星通信地球站
【現代快報】南郵自主創新項目填補國內空白 “手提式”衛星站重20kg
快報訊 傳統的衛星通訊基地一般重達幾噸,但一個體重僅20公斤的小機器卻能代替這樣的龐然大物,并且在3分鐘之內就可以建立衛星網絡。昨天,記者從南京郵電大學得知,該校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謝繼東教授主持研發的便攜式衛星通信系統取得成功,這項成果可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搶險救災、新聞采訪、科考探險、公安和軍事等應急和特殊通信領域,填補了國內應急通信產品的空白。 據介紹,傳統的
【南京晨報】袖珍衛星通信站可現場直播
本報訊 一棟大樓著火了,電視臺記者迅速出發,到現場后拿出一個箱子,取出一個黑色的工具,打開后就成了傘狀的衛星通信設備,2分鐘后,現場的情況就通過衛星進行了轉播,而且顯示屏是中文顯示。這是記者昨天在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看到的一個展示場景。展示的主角就是謝繼東教授主持研發的便攜式衛星通信系統。該產品于近日通過鑒定,可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搶險救災、新聞采訪、科考探險
【南京日報】迷你衛星基站只有20公斤重 3分鐘即可建立衛星通信網絡
本報訊 體重僅20公斤,3分鐘內即可建立衛星網絡,并能替代重達幾噸的衛星通訊基站。昨天,記者從南京郵電大學獲悉,該校謝繼東教授主持研發的便攜式衛星通信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搶險救災、新聞采訪、科考探險等應急和特殊通信領域,填補了國內應急通信產品的空白。 傳統衛星通信基站重達幾噸,一個專業人員至少需要半小時才能形成通信網絡。由南郵通信與信息工程
【蘇州日報】十七所省內院校 招生計劃早知道
南京郵電大學該校今年初步計劃招收本專科學生5000人左右,江蘇招生人數將比往年多,總計劃75%放在了江蘇。  
【揚子晚報】體重只有20公斤 3分鐘建立網絡 南郵一成果可取代衛星基站
本報訊 體重僅有20公斤,3分鐘內即可建立衛星網絡,這樣的小家伙卻能替代日常生活中的重達幾噸的衛星通訊基站。昨天記者從南京郵電大學獲悉,該校謝繼東教授主持研發的便攜式衛星通信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成果可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搶險救災、新聞采訪、科考探險、公安與軍事等應急和特殊通信領域,填補了國內應急通信產品的空白。 傳統衛星通信基站直徑在1.2米-3米,重達幾噸,攜帶困難,一
【新華日報】南郵研發成功便攜式衛星通信系統
這一自主創新項目填補了國內應急通信空白 本報訊 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謝繼東教授主持研發的便攜式衛星通信系統于近日通過省級鑒定,該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搶險救災、新聞采訪、科考探險、公安和軍事等應急和特殊通信領域,填補了國內應急通信產品的空白。 在緊急情況下保持各種形式的通信能力,是國家對重大事件反應能力的標志,是綜合國力的象征
【金陵晚報】陳峰偉商業帝國夢揭幕
金陵晚報報道 號稱今年2月份開業的南京唐電電器,昨天終于開業了,這個營業面積300平方米,店內商品只有10萬元左右的賣場,花在開業慶典上的資金據說超過了1萬元。 此次開業也吸引了諸多媒體的關注,不僅因為唐電電器的創業者陳峰偉是一名退學創業的大學生,更因為該大學生曾在媒體面前夸下海口,要在5年內讓唐電電器上市,占有仙林大學城80%的市場份額,并將業務拓展到餐飲、娛樂、電子商務等領域,年銷售
【金陵晚報】大學生臨上考場心系車票
“在學校訂春節返鄉的車票,全班計劃購買34張票,結果卻只拿到8張。下午就要考試了,可我們都沒心情看書。著急啊,就想著上哪兒能買到票。” 昨天上午,南京郵電大學仙林校區大二年級林同學向記者反映,去年班上就有同學沒買到票,結果靠著一張站臺票,逃票上車的。 林同學告訴記者,1月5日,南京火車站工作人員到學校辦理訂票業務。他們班總共35個人,計劃購買34張。按照以往的經驗,排隊早的班級一般都能拿到票,排隊晚的很可能就拿不上。 班長一早就趕著去排隊了。1月6日,票發下來了,結果卻出乎意料之外,平均每個班就拿到了七八張票。他們班也只拿到了8張票,這8張票大多數是到徐州、啟東等短途的。 林同學說,班上有很多同學來自東北,有到齊齊哈爾、哈爾濱,西部的有到四川、云南,這些車次都很緊張,同學們都沒買上票。 他們現在四處打探如何買到車票,托老鄉代買,或者托朋友買。一些同學不惜到外面花錢買了高價票。有的同學已考慮寫寒假留校的申請。 來自四川廣元的任同學也沒訂上票。他告訴記者,從南京到西部的車次少,票向來緊張。南京郵電大學正式放假在1月20日,而1月14日春運就開始,票更難買到。 回想起去年寒
【揚子晚報】大學生集資購買洗衣機
本報訊 昨天南京郵電大學一項調查顯示,該校65%的宿舍擁有洗衣機,洗衣機幾乎成為大學生宿舍的必備品。 “我們終于有洗衣機了”,這是記者昨天在南京郵電大學梅苑某一宿舍外聽到的這一句話。該宿舍的同學告訴記者,天氣越來越冷,洗衣服也越來越成為負擔,這幾天商家促銷得厲害,洗衣機的價格也降了不少,上周日宿舍開了個“舍務會議”決定集資購買洗衣機,這不,昨天她們就將一臺560元的小天鵝洗衣機帶回了宿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