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南京郵電大學的紅色基因優勢與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的紅色資源優勢,共享共建紅色育人實踐基地。5月25日下午,我校與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共建“大思政”紅色育人實踐基地簽約儀式在紀念館弘揚廳舉行。
省委第十七巡回指導組組長、南通大學原黨委書記浦玉忠,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黃瑩、葛俊杰,我校黨委書記劉陳,副校長汪聯輝,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孫力娟,校黨委常委、總會計師姜小舜,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郭宇鋒、王友國、肖甫、劉青山,以及館校雙方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儀式。
校黨委書記劉陳對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為雙方共建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謝,并指出,雨花臺烈士陵園是全國有影響力的紅色文化資源富礦、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殿堂,是人民心目中巍然屹立的不朽豐碑和精神圣地。南京郵電大學的前身是1942年誕生于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戰郵干訓班,是一所具有優良革命傳統的紅色高校。學校和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同在南京這片紅色的熱土上,都有紅色基因的一脈相承。他強調,今天學校和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正式攜手,共建“大思政”紅色育人實踐基地,旨在進一步拉緊紅色紐帶,用好“紅色資源”,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烈的故事,激勵青年師生擎起英烈們留下的永不熄滅的精神火炬,保持前進的持久力量,以青春和理想譜寫新時代的信仰和奮斗之歌。劉陳書記表示,學校將按照共建合作協議,著力推動“大思政”紅色育人落地落實、開花結果,把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任務貫徹好。
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副局長黃瑩在講話中指出,紅色基因是立德樹人的底色,紅色文化是建設“大思政課”的基礎和源泉,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首批“大思政課”專題實踐教學基地和江蘇省首批黨性教育現場教學基地,始終以“紀念先烈、教育后人”為初心和使命。本次與南京郵電大學共建紅色育人實踐基地,既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關于“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有益探索,也是發揮好紀念館鑄魂育人功能的切實舉措。黃瑩強調,雨花臺高度重視與南京郵電大學共建紅色育人實踐基地的工作,力求與南京郵電大學同向共行、同頻共振,最大程度發揮紅色資源立德樹人的協同效應,多維度、全方位地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辦法,切實把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要求貫徹落實,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以實際行動踐行立德樹人使命擔當。
隨后,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郭宇鋒與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副局長葛俊杰一同簽署實踐基地共建協議書。省委第十七巡回指導組組長浦玉忠、校黨委書記劉陳、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副局長黃瑩共同見證簽約。
簽約儀式后,校黨委書記劉陳與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副局長黃瑩共同為實踐基地揭牌。

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黃瑩致辭

校黨委書記劉陳致辭

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郭宇鋒與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副局長葛俊杰簽署實踐基地共建協議書

校黨委書記劉陳與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副局長黃瑩共同為實踐基地揭牌

共建“大思政”紅色育人實踐基地簽約儀式會場
(撰稿:徐磊 攝影:殷婕、譚鑫 編輯:王存宏 審核: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