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球者-嫩模赌球白富美世界杯

南京郵電大學2024年度十大新聞事件
發布時間:2025-01-10 瀏覽次數:5975 文章來源:黨委宣傳部
分享至:

  1.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自覺接受省委巡視和審計,為建成電子信息領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學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全國科技大會、全省教育大會工作部署,落實落細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深入實施“2024行動方案”,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組織全校黨員大學習,逐章逐條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做到學紀知紀明紀守紀。以高度政治自覺主動接受巡視監督和審計,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全面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切實推進黨建工作與學校事業發展深度融合。學校3個黨支部新增入選第四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2個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同時入選第三批全國高校“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和“百個研究生黨員標兵”創建名單,并列全省高校第一。

  辦好中國特色、南郵特質、世界一流大學,大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武維華、全國政協副主席邵鴻、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省長許昆林等來校及所屬機構調研,充分肯定學校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助力“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中作出的南郵貢獻。 

  2. “計算機科學”學科挺進ESI全球排名前1‰,“社會科學總論”學科邁進ESI全球排名前1%,學科建設達到新高度。

  學校持續建強建優信息材料、器件、系統、網絡、應用“五位一體”大信息學科體系,開展“工科強特、理科固基、文科振興、交叉融合”高水平學科建設行動。5月9日,學校“計算機科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11月14日,“社會科學總論”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至此我校共有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標志著學校在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上實現重大突破。

  深化學科設置調整機制,超常布局國家急需學科專業,未來信息學科交叉中心獲批江蘇高校學科交叉中心試點建設單位;新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資源與環境、教育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實現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歷史性突破;11個學科進入U.S.News2024-2025年度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榜,新增的人工智能學科排名全球118名;20個一級學科上榜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占學科總數的90.9%。 

  3. 落實新時代人才強校3.0戰略,獲批國家級人才項目17項,2名教授入選IEEE Fellow,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

  學校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構建人才生態、平臺、計劃、服務“四位一體”的人才工作格局,實施高層次人才萃英行動,制定出臺“新時代人才工作20條”,全面強化黨對人才隊伍建設的組織領導。打造人才高地,獲批國家級人才項目17項,新增歐洲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外籍科學院院士、國家級領軍人才、國家“海外優青”等高層次人才20人,自主培養首位文科國家級人才1人,入選2025 IEEE Fellow 2人,獲2023年度江蘇省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1人。27位科學家入選愛思唯爾“終身科學影響力”榜單,69位科學家入選“年度科學影響力”榜單。

  4. 1名教師榮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學校深入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1人榮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榮獲“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1人榮獲“江蘇教師年度人物”,26人獲省級榮譽稱號。持續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學校獲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等省級以上獎項41項。1人獲第四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1人獲第八屆全國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專業青年教師授課競賽一等獎,2人獲第十一屆全國高校電工電子基礎課程實驗教學案例設計競賽一等獎,3人獲第一屆全國電子信息類專業高校教師智慧教學案例競賽一等獎。學校入選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新質·引領·賦能’首屆數字教育示范案例征集活動”標桿案例,榮獲第四屆江蘇省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

  5. 實施“人工智能+創新人才培養”行動,以優秀表現通過教育部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入選首批卓越工程師學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翻開新篇章。

  依托信息通信領域的傳統優勢,緊密對接國家戰略與江蘇省高質量發展需求,持續深化人工智能賦能專業內涵建設,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產業重點領域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首批實施單位;著力優化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構建“AI+微專業”和“AI+微課程”等分類分層的教學模式,進一步強化通識與專業、科研與教學、產業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攜手各界共同打造AI+創新人才培養的良好生態。在此基礎上,學校全程打造了江蘇省首期“人工智能通識課”,并在江蘇省名師空中課堂平臺上線,累計線上學習人數超過六百萬。以優秀表現通過教育部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專家評價學校落實立德樹人上,紅色底蘊挖得好、講得好、用得好;強化育人能力上,工作思路舉措好、特色好、成效好。

  學校深化工程碩博士產教融合培養體系改革,圍繞江蘇省“1650”產業體系和“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需求,按照“總目標引領、雙平臺驅動、三要素重構、四協同保障、五中心支撐”思路持續推進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等行業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打造工程碩博聯合培養新范式,構建校企思專協同、產教協同、學科協同和國際協同育人機制,學校入選首批江蘇省卓越工程師學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被《光明日報》等國家級媒體專題報道。

  6. 學子在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世界總決賽中榮獲銅牌、位列全世界第11名,學生創新能力得到充分彰顯。

  學校立足電子信息學科特色優勢,建好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大力提升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2024年度共獲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科競賽榜單內競賽國家級獎項數288項,實現48%的躍升。獲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世界總決賽銅牌,位列全世界第11名;獲2024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是全國唯一獲得“大滿貫”的高校;獲2024年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三金四銀三銅,實現新醫科賽道金獎突破、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創業組銀獎突破;獲第十四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2項、銀獎3項和銅獎2項;獲第十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2024年度“揭榜掛帥”專項賽特等獎3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3項和三等獎5項;Apollo隊在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中國賽中獲RoboCup3D仿真機器人足球賽、RoboCup3D仿真機器人技術挑戰賽兩項冠軍;在第十九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總決賽中獲一等獎2項。學校在近五年全國“雙一流”建設高校大學生競賽榜單中位列全國第27名,江蘇省屬高校第一名。

  7. 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國家自科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數均創歷史新高,標志學校有組織科研取得新突破。

  學校瞄準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建設,緊扣江蘇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實際需要,國家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新增江蘇省教育廳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新聞聯播》對我校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報道。持續強化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協同發展,著力加強有組織科研,獲批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17項,獲批千萬級以上重大重點科研項目5項,實現數量、質量雙躍升。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重點項目4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科技創新合作1項、青年科學家項目以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10項。聚焦網絡環境治理、數字經濟、文化傳播等六大信息文科發展方向,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繁榮發展,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3項、重大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項目19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項。獲批江蘇省工業物聯網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具身智能與裝備控制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重大科研平臺;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協同創新中心第三建設期績效評價獲評A+,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獲評A。穩步推進高質量科研成果產出,獲中國感光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獲江蘇省科學技術獎6項。高效促進產學研用效能提升,新增校企共建研發機構8家。

  8.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推進高等教育出海,學校國際影響力和傳播力得到顯著提升。

  學校深入實施高品質國際合作行動,積極拓展與“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合作渠道,與泰國西那瓦國際大學共建南郵西那瓦學院,與馬來西亞理科大學推進集成電路等電子信息類高層次人才聯合培養。依托我校“電子科學與技術”,申報并首次獲批江蘇省教育廳“錦繡江蘇”國際學校項目,組織12個國家40余名海內外青年學生來校交流學習。加強國際化人才培養,連續30余年為亞太電信組織(APT)30多個成員國學員開展國際培訓,為13個金磚國家政府官員和高級管理人員開展“2024年金磚國家信息通信與數字化轉型卓越人才研修班”培訓。打造“留學南郵”品牌,學校順利通過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再認證,連續七年獲“江蘇省來華留學生教育先進集體”。加強國際傳播體系建設,加入江蘇高校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聯盟,共同成立江蘇高校國際傳播聯合研究院。

  9. 推動形成八路軍紅色文化協同育人機制,紅色文化品牌煥發新光彩。

  成立戰郵紅色基因協同研究中心,牽頭與中北大學、河北科技大學、臨沂大學等在抗日烽火中淬煉成長的高校召開八路軍紅色文化思政育人研討會,加強紅色教育資源共享、紅色文化理論研究、紅色校史育人等合作,活動被《光明日報》專題報道。建設“戰郵紅色文化傳承與發展基地”,打造由山東辦學舊址、校史館、通信展覽館、郵政文化館和戰郵廣場等場館群組成的綜合性紅色文化弘揚基地。深入推進“中華龍獅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建成龍獅舞工作坊,基地中期建設任務完成情況獲評優秀。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萬人觀看原創校史長劇《赤子》。打造藝術精品,展現抗戰時期戰郵先輩忠貞報國故事的原創舞蹈《第一課》,獲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最高獎“一等獎”“優秀創作獎”。

  10. 提升民生保障力,體育館成為學校“新地標”。

  6月,仙林校區體育館正式啟用。體育館建筑面積約1.7萬平方米,由主場館與訓練館兩部分組成,集籃球館、乒乓球館、羽毛球館、體操房、器械庫、健身房和淋浴更衣室等比賽和設備用房于一體,滿足高水平體育賽事需求。

  推動實施“機關作風建設年”專項行動,開展“我為師生辦實事”實踐活動,建立167項“最多跑一次”服務事項;實現仙林、三牌樓校區所有教室空調全覆蓋;困難學生發展基金、貧困生出國留學基金、柚子飯卡等暖心舉措為困難學生“撐傘護航”;無錫校區獲批建設,學生宿舍K組團開工建設。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文章

最熱文章

百家乐官网麻将筹码币| 百家乐视频游戏网站| 免费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平注法到656| 鼎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宝格丽百家乐娱乐城| 德州扑克高级技巧| 八卦24山叫什么意思是什么| 克拉玛依市| 百家乐真钱斗地主| 百家乐官网透明牌靴| 大发888下载 df888gfxzylc8| 百家乐官网代理| 百家乐官网de概率| 赌场百家乐打法| 百家乐官网伴侣| 金龍娱乐城| 优博家百家乐娱乐城| 什么百家乐官网平注法|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iypuqrd| 百家乐官网送钱平台| 网上百家乐官网网站导航| 大发888促销代码| 博彩百家乐心得| 百家乐官网游戏机技| 大玩家娱乐城开户| 扑克王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娱乐网官网网| 模拟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如何投注技巧| 灌阳县| 亚洲顶级赌场 网投领导者| 百家乐扎金花现金| 百家乐官网倍投工具| 百家乐官网食杂店| 全讯网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川宜百家乐官网注册号| 德州扑克几副牌| 利高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海立方百家乐赢钱| 财神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