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江蘇網5月13日訊(通訊員 張前 閆方 記者 羅鵬)學編程,無論是對中小學生,還是大學生來說,都是一個熱門的選擇。編程僅僅是解題嗎? 近日,在南京郵電大學開賽的“SHEIN杯”2019年江蘇省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上,省內外38所高校的編程高手通過更快更優的算法告訴大家,編程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的。
本次大賽執行委員會副秘書長、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軟件工程系主任陳志教授介紹,大賽旨在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興趣和潛能,提高其應用計算思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探索和實踐計算機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賽題來源于生活和生產、工程中的關鍵問題。”本次大賽裁判長、江蘇省計算機學會張晨麟博士舉例說,有人做過實驗,中文句子在打亂文字順序的情況下,不影響人們對句子意思的理解。比賽中有一道賽題就要求參賽者通過設計程序恢復單詞中字母的正確排序。還有一題,平面上有K個點,任選其中的四個點,通過設計程序找出這四個點組成的最大面積和最小面積。這其實是一個工程問題,在城市道路規劃就會用到。
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36所內省高校和2所省外高校的152支隊伍參加了現場比賽。每個參賽隊最多由3名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大學生組成。

現場比賽中,既比正確率,又要有速度。每隊僅允許使用1臺計算機,需要在5個小時內使用C、C++或Java中的一種編寫程序解決8到12個試題。“完成題目的過程其實就是實現風險控制、資源配置和目標完成的項目實現過程。”一位指導老師看著滾動的實時成績大屏幕介紹說,三名隊員如何分配任務、分配時間、協同完成,這幾點在實際工作中都很適用。
比賽采取在線計算機自動測評,前4個小時的成績和排名實時公布給所有參賽隊伍。參賽隊伍答完一道題,可以得到一種顏色的氣球。比賽氣氛緊張又不失趣味。開賽不到20分鐘,就有參賽隊伍答完一道題,并由此獲得一個綠色氣球。
“參賽的學生并不十分看重獎項,更在乎的是其中的樂趣。這是大賽的魅力所在。” 陳志介紹,大賽中有13支參賽隊是由已經畢業的學生組隊。不參與評獎,只為情結而來。這些學生目前就業于Google、微軟、地平線機器人南京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等企業。
編程,通常會被認為男性更擅長。其實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員阿達洛芙萊斯(Ada Lovelace)就是一位女性。如今從事計算機相關領域工作的女性也越來愈多。本次賽事中就有17支女生隊伍參賽。大賽特別設置了“最佳女隊獎”,鼓勵女生積極參與。
大賽決出特等獎14項、一等獎21項、二等獎28項、三等獎42項,同時頒發了最快解題獎、最佳女隊獎和組織貢獻獎。東南大學“艾斯易悠—都行”隊伍、南京大學“Calabash!”隊伍、中國礦業大學“黃金礦工”隊伍分別捧得冠亞季軍獎杯。
“除了團隊合作,還需要體力、耐力和專注力。從早上9點半開始,連續5小時的團隊作戰,證明了我們隊的實力。”南郵“從零開始”隊伍獲得了特等獎,隊員李堯弈告訴記者:“我特別享受全神關注解題編程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