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我好像是撒了一把愛的種子,但現在是漫山遍野的花回饋給我,這種幸福難以言表!”說這話的是南京郵電大學的嚴英老師,今年是她在南郵工作的第20年,她教授的《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程也整整20年了,在這門課程的最后一堂課上,她希望學生們能給她留言,而她也收獲了學生們填滿的2本留言冊,學生贊美她“像媽媽一樣關心和愛護學生”。

老師說——
教滿20年,想給自己做一個回顧與總結
嚴英老師說,因為今年是她來南郵工作的第二十個年頭,《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這門課也教了整整20年了。“20年,我想對自己做一個回顧與總結,所以,希望學生們能夠就這一學期我所教的這門課,及我的表現做一個評價,或者就這門課給出一些建議。”
沒想到,這個小小的“請求”的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回應。自己的教學在學生心中是怎樣的呢?當同學們課前把一張張寫著“滾燙”留言的活頁遞上來的時候,嚴英老師很開心。“我感覺我好像是撒了一把愛的種子,但現在是漫山遍野的花回饋給我,這種幸福難以言表!”
學生說——
她像媽媽一樣關心和愛護學生
留言冊上都寫了啥,讓嚴英老師如此欣慰?從學生的留言里,親和力,有心,有趣的小視頻,耐心,上課有條理,一封一封地回復郵件,打開一扇門,榮幸……這些關鍵詞勾勒了一個C語言老師的形象。
為了讓學生對C語言這門課產生興趣,嚴英老師搜羅了很多相關的科技前沿視頻,在課間放給學生看,她還找了很多信息安全、人身安全、交通安全方面的小視頻,利用課前和課間的時間放給大家看。以致于很多學生把嚴老師和媽媽這個稱謂聯系起來,稱她“像媽媽一樣關心和愛護學生”。


這樣互動——
一個學期回復學生200多封郵件
C語言是一個實操性很強的課程,每次課都會有相關的作業,如果學生對教授內容不理解或者在寫程序的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給老師發郵件,嚴英老師都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回復,一個學期下來,回復了兩百多封郵件。
“回復學生調試不出來的程序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你得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他們到底是怎么寫程序的,然后一步一步的去核實,最后找出問題。”一封問題程序的郵件有時甚至需要嚴英老師花費兩三個小時,甚至半晚上的時間去調試。所以有時候回復郵件的時間就是深夜了。
難能可貴的是,學生通過和老師的郵件往來,感受到嚴英老師的認真負責與嚴謹,激發了他們克服畏難情緒的動力,在進一步完成編程作業的過程中,感受到C語言的魅力,從而激發他們探究、學習C語言的興趣。
通訊員 張前 饒清強 錢伯坤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王赟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