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電子通信類高校馬院發展論壇在南京舉行
成立思政工作聯盟推進十九大精神“三進”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王廣祿 通訊員張前 李鳳成)結合工科生興趣點,用圖表、數據解讀十九大精神,把十九大描繪的發展藍圖展現為現實中經濟發展的具體過程,工科生會更感興趣、更容易接受。10月28日,首屆全國電子通信類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發展論壇在南京郵電大學召開,會議期間,電子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重慶郵電大學、西安郵電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和南京郵電大學等8所電子通信類高校共同發起成立全國電子通信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聯盟,著力“建強建好電子通信類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精準推進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引航大學生成長。
“電子通信類高校,所面臨的工作環境相似。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建設過程中面臨的任務、遇到的困難、努力的方向,也基本一致。尤其在十九大之后,任務顯得格外迫切。如何把十九大精神貫穿到教學之中,更好的讓學生理解等一些列問題,需要經驗共享。”南京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許和隆說。
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王讓新表示,工科生對數字比較敏感。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于其提出的特征、目標等,如果老師把理論推演改用數據、圖表等方式,表示經過五年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從重視量的變化到重視質的提高,在講基本國情沒變時,用除法推算等方式,工科生就比較容易接受。
“實踐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解讀現實問題。”許和隆介紹,南京郵電大學改革思政課考評制度,把試卷考試成績占總分的70%降到50%,另外50%的成績須來自上課互動表現、義工、志愿活動及實踐教學等。3到5名學生自由組隊,選擇社會熱點問題進行研究。通過實踐研究,達到校正學生行為、端正立場,提高思想政治課“立德樹人”的真實效果。
依托電子通信類高校主流學科的優勢助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北京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周曄教授介紹說:“學校開發了一款思政課APP,已申請專利。并以‘占領學生的手機世界,拓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的領域’申報了北京市重大課題。” 而南京郵電大學本學期《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也正在試用“課堂派”軟件。同時上課的班級較多,需要技術、網絡環境的支撐,而這正是電子通信類高校擁有的優勢。“對于十九大精神的宣傳,這些依托新技術的教學手段,都會用上。”許和隆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