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每逢佳節倍思親。而今秋恰逢十一與中秋同慶,八日長假,許多大學生買好歸家的車票,30號就背上行囊高高興興把家還。可除了部分回家的學生外,有許多遠離家鄉的大學生們選擇了不歸,或是由于路途遙遠耽擱時間,或是為了留校潛心學習,亦或是早已定好和好友結伴的旅行計劃。總歸是,有許多學生無法和家人團聚。
雖然才返校一個月,雖然才與父母親離別一個月,多多少少,總是有很多想對他們說的話。南京郵電大學經濟學院舉辦“致父母的離別信”感恩教育活動,這些信件,有分別時的依依不舍,有想念時的輾轉反側;有千里之外的牽掛,有嘮嘮叨叨的叮囑;有信誓旦旦的承諾,有報喜不報憂的知照……話雖少,情意切。讓我們一同走進南郵學子的心里,來聽一聽他們想對父母說的話吧。

本圖來自經濟學院“致父母的離別信”感恩教育活動
“此次離別,不比從前;此次離別,亦不重大;此次離別,無需夸張。數載春秋,數載異鄉;數載春秋,數載明月;數載春秋,再無春秋。此別之后,愿父安康;此別之后,愿母安康;此別之后,愿妹奮進。”
“偏說成離別,也勉強如此吧!從九月七日起,頑戾小兒將第一次投身寄宿生活,實則無奈之舉,于此,桌上不再隨之出現足量紅燒肉,大盤干鍋雞這一票爸爸的味道,在屋子里不再隨心所欲,撒氣打潑,嘻笑怒罵。規矩更加嚴格,言行更加約束。或許這是與我三口小家的離別吧。”
“如今,我將獨自走過蔓草荒原,走過亂石粗礪,步向不可測的未來。我已不再是十年前怯生生躲在你們身后稚齡的小女孩。我將學會獨當一面,管理自己的人生。而你們給予我的美好性情,將常在我心中,如同光熱常在春陽中。”
“你們可以自信一點!相信自己培養出來的孩子可以漸漸成熟、長大,直到最后的完全獨立。你們可以在屬于自己的小城里,覓一兩個知音。在濃密的樹蔭下,半搭著草帽釣魚;在池邊的竹亭中,流觴曲水;在朗朗的星空下聽蛙聲陣陣……”
“有人告訴我,未來,為我而來。愛你們的愛心,愛你們的引導,我從咿呀學語的小女孩,變成了至少能在別人面前落落大方的姑娘。我心靈上的引路人,已經完成了初始的任務,引導我變成了一個成人,一個想為社會做點什么的人。”
“我們雖然有1600公里的距離,但通話、視頻會把我們拉近,所以,不要太過掛念我;我不在家,希望你們能過得充實、快樂。平時多去旅游,去做你們想做的事情,去好好享受生活;希望媽媽更小心謹慎一些,以免誤傷自己。希望爸爸能夠多傾訴內心的情緒,不要總把愁緒憋在心里。”
“爸,媽,之前答應過朋友的十一之行,就不回來陪你們了。還是那些話,注意身體,少喝點酒。南京入秋以來溫差很大,夜晚很涼,我有注意保暖,沒有感冒。”
“媽媽,感冒好些了沒,一定要多喝熱水啊!不要把心思全投入在工作上了,該休息時一定要休息,再不顧身體加班導致抱恙我就要生氣了。爸爸也是,煙都能戒,酒為什么不能少喝些?至于我呢,最近過得很充實,你們不要擔心,有一個好消息,過一段時間再告訴你們。”
“寄來的月餅已經收到啦,還是熟悉的味道,舍友爭先恐后的搶,說是一如既往的好吃。很久沒有視頻通話,最近太忙了,每晚都十一點才回到宿舍。不過我有好好休息,你們別擔心,我還是和離家前一樣壯一樣健康。看到舍友一個個都回家了,真的,好想你們。”
“老爸,作為父親的你,總說我是你驕傲的資本,即使有很多人所謂別人家的孩子,你還是選擇相信我。對于這份信任,我有時會覺得慚愧,但更多的是喜悅。我會因此而受到鼓舞,更加奮勇向前。”
“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實習工作,認識了許多新朋友,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初入職場,有些緊張,有些慌亂。不過一切順利,謝謝你們的支持和建議。晚上記得注意微信,咱們視頻聊天不見不散。”
“好像一切都和最初的設想偏離,但是夢想還在,信念還在。雖然我早已長大,但我還是那個會為了心中所想熱情奮斗的小孩。一點失敗不算什么,我會積累經驗,朝著未來拼搏。不用太掛念我,我能照顧好自己,相信我,明年春節一定帶著好消息回來!”
“萬事俱備,只待考研。雄心壯志,定當金榜題名而歸。節日快樂,很想你們。”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場掙脫逃離又慢慢回歸的過程。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一場與父母和解、向父母靠近的朝圣。
每個人的輝煌,都是一場用砥礪前行回報養育之恩的致敬。
爸爸媽媽,祝你們節日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