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近日落下帷幕,南京郵電大學學子從1066所高校的14400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捧得了本科組最高獎“瑞薩杯”。讓記者頗感意外的是,三位獲獎的小伙、同學眼中的“技術大神”,上大學前是沒接觸過飛行器、不會寫代碼的技術“小白”。

他們的飛行器60秒完成自主追蹤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始于1994年,是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發起的大學生學科競賽之一。在今年的國家級復測中,作為江蘇代表隊之一的南京郵電大學選擇了考題——“四旋翼自主飛行器探測跟蹤系統”?!斑@架飛行器會自動追隨下方的小車,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追蹤、懸停、降落等任務。”參賽隊員、南郵電子與光學工程學院大四學生王博向記者展示了這架“聰明”的飛行器。在36平方米的正方形比賽場地上,貼著1—9個數字,地面上的小車按照“Z”字型從1開到9,飛行器須緊緊追隨小車,到達1、3、5、7四個“航點”時,飛行器下方的激光筆必須分毫不差打在航點上,抵達最后一個點時飛行器須懸停5秒,結束時要根據實際情況自動選擇降落點,穩穩降落?!皞鋺鹌陂g,負責指導我們的肖建老師和蔡志匡老師總能及時點撥。比賽中,我們的飛行器用時60秒,比規定時間的90秒縮短了30秒?!蓖醪┱f,從拿到考題到動手制作飛行器、小車、寫代碼、測試到上場參賽,只有4天3夜。
南郵參賽小組負責人、電子與光學工程學院副院長肖建解釋說,完成這組參賽作品需要用到焊接、電子元件、電路板設計、數電、模電、編程、傳感器等多個版塊的知識,對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要求非常高。20年前,1997年南京郵電大學曾獲得該競賽最高獎“索尼杯”,想拿到最高獎項難度相當之大。

三位技術“小白”的晉“神”之路
這套“四旋翼自主飛行器探測跟蹤系統”能做到又穩又快又準,設計方案及編程不能出一點兒差錯。拿編程來說,代碼考慮得非常細致?!肮怙w行器的代碼就寫了幾千行?!蓖醪┖拓悹栍⒉艑W院的錢家琛同學負責飛行器,另一位選手、王博的室友邱城偉負責小車。飛行器靠底部的攝像頭撲捉小車的運動軌跡,對圖像識別的精度要求很高,光線明暗稍有偏差,會影響飛行器的“判斷”。通過反復試驗,王博和小伙伴們在小車頂部蓋上紅色棉布,把反光控制到最小。
王博和他的伙伴們捧得大獎歸來,成為同學眼中的“大神”,不過幾年前,剛進大學時,這三位還是不會寫代碼的技術“小白”。讀大一時,王博來到南郵“大學生創新基地”勤工儉學,慢慢接觸到模塊,了解編程?!按髮W生創新基地向所有感興趣的同學開放,有專業老師的指導,也有同學間的互幫互助。”肖建老師說。在這里,王博一下找到興趣點,“不可救藥”地一頭“扎”了進去,課余時間幾乎在實驗室度過。“這個幾百兆的盤里存了我過去幾年積累的代碼?!蓖醪拇蠖痖_始與伙伴兒組隊做項目,邱城偉、錢家琛是志同道合者。去年,幾個人開始“玩”飛行器,“不懂沒關系啊,上網學、翻書,可以惡補、學習的內容很多。缺哪里就趕緊找資料,立刻補上。今年的比賽中,自學的知識派上用場了?!毙そɡ蠋熣J為,正是這種幾近癡狂的熱情與執著,讓三位小伙從零起點走到最高領獎臺。在南郵大學生創新基地里,一大半的同學入學前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現在學編程參加電子競技比賽很熱,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學,關鍵還是看他們的興趣和能否堅持。”肖建說。
(通訊員 張前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蔡蘊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