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網絡空間安全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指引下,中國網絡安全的體系建設正在深入推進,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9月15日,2017年網絡安全博覽會暨網絡安全成就展新聞發布會在上海召開。
2017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于9月16日至24日在全國范圍統一舉行,今年的宣傳主題仍然是“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這充分反映了以人民為本的網絡安全價值觀。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網絡空間安全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指引下,中國網絡安全的體系建設正在深入推進,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一、提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互聯網是人類的共同家園,各國應該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推動網絡空間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為開創人類發展更加美好的未來助力。習近平在主旨演講中提出了互聯網發展的“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不僅展示了中國網絡空間安全的價值觀,也為全世界的網絡空間治理發出了“中國聲音”。
二、全面規劃網絡空間安全戰略
2016年12月,我國發布了《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闡明了中國關于網絡空間發展和安全的重大立場和主張: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家網絡空間安全工作的戰略任務是堅定捍衛網絡空間主權、堅決維護國家安全、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加強網絡文化建設、打擊網絡恐怖和違法犯罪、完善網絡治理體系、夯實網絡安全基礎、提升網絡空間防護能力、強化網絡空間國際合作。
以上九大戰略任務凸顯了網絡空間安全戰略規劃的五大亮點:一是明確了發展與安全的關系;二是完善了網絡空間主權的內涵;三是闡明了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相關主張;四是樹立了依法治理網絡空間的理念;五是展示了網絡空間國際合作的觀點。
三、發布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
2017年3月1日,外交部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共同發布了《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這是中國就網絡問題第一次發布國際戰略,以此全面宣示中國的網絡領域對外政策理念,系統闡釋中國參與網絡空間國際合作的基本原則、戰略目標和行動計劃。
《國際合作戰略》提出了九大行動計劃,倡導和促進網絡空間和平與穩定、推動構建以規則為基礎的網絡空間秩序、不斷拓展網絡空間伙伴關系、積極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改革、深化打擊網絡恐怖主義和網絡犯罪國際合作、倡導對隱私權等公民權益的保護、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紅利普惠共享、加強全球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保護、促進網絡文化交流互鑒。
四、應時出臺的中國首部《網絡安全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總體國家安全觀出發,對加強國家網絡安全立法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網絡安全法》的及時出臺是落實中央決策和總書記的重要指示,適應我國網絡安全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保障網絡安全,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的重大舉措,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網絡安全法》重點確定了保障網絡安全的十大法律制度:一是網絡空間主權法律制度;二是網絡安全標準體系法律制度;三是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法律制度;四是網絡運營者安全義務法律制度;五是個人信息保護法律制度;六是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法律制度;七是培養網絡安全人才法律制度;八是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要數據跨境傳輸法律制度;九是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法律制度;十是網絡通信管制法律制度。目前,國務院及相關部門正在圍繞《網絡安全法》陸續制定和頒布一系列的配套法規和規章,進一步完善以《網絡安全法》為基本法的我國網絡空間安全法律體系。
作者:王春暉(南京郵電大學信息產業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