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中常通宵收發電報、曾任南京郵電學院院長的秦華禮 ——
“走完長征, 靠理想信念支撐”


圖為秦華禮接受本報記者采訪。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 樂 濤攝
【人物檔案】
秦華禮,1913年生,四川省通江縣人。1932年參加工農紅軍,長征中進入通信學校。1958年起,先后任南京郵電學院院長、黨委書記。1983年離職休養。
秦老今年已是103歲高齡,但依然精神矍鑠、思路清晰,自稱“00后”,“還是年輕人”。回憶起長征往事,他語氣平和又豪情滿懷。
爬雪山:穿單衣、打赤腳
秦老說,長征時除了打仗,還有三大困難:第一個是自然條件特別惡劣,第二個是糧食問題,第三個是交通困難。 草地里氣候變化無常。中午的時候很熱,但是突然就可能有狂風暴雨還夾雜著冰雹,鴿子蛋那么大,鋪天蓋地下下來,把戰士們的頭都打破了。晚上在大草原休整時,因為有很多水地,戰士們只能棲息在有小坡的地方。開始長征時,戰士們帶了棉衣,后來為了減負把棉絮抽了。戰士們穿著單衣,過草地、爬雪山很多人都被凍傷了。不光氣候惡劣,在過草地時,一不小心還會陷入泥沼,許多去救援的也陷入困境,犧牲了不少戰士。
“長征時我們總共翻過18座雪山,其中有15座是常年積雪、人跡罕至的,海拔最高的有5000多米。記得有一次連續走了5天,沒有見到一戶人家。有座雪山從頭天下午一直走到第二天黃昏才下去。”老人說,一天一夜走在雪地里,也沒有路,雪一腳踩下去有膝蓋深,只能跟著向導穿的皮靴踩出的腳印走,夜晚一旦走錯就會陷在積雪里拔不出來。凍死、餓死的戰友非常多。
過草地時,饑餓也是最大的考驗。先是吃野菜、糠、樹葉,后來連青草、青苔都吃,吃得上吐下瀉。最后一次過草地的時候,能吃的野菜都沒了,只好吃皮帶、槍的背帶、皮包、皮箱。“皮帶直接煮是煮不爛的,要先放在火上烤烤,烤糊了,刮成金黃色,聞起來香香的,然后切成一塊一塊放在缸子里慢慢燉,邊喝湯邊吃。切小一點能咽下去,大了咽不下去。”
當時紅軍基本沒有交通工具,主要靠兩條腿走。開始時同志們每天自己編兩雙草鞋,后來沒有草了,只好打赤腳。秦華禮回憶:“那個冰雹掉到地上,一個多小時才化掉,踩上去感覺骨頭都是涼的。”
走過的24條河流大部分沒有橋,也找不到船。遇上大渡河、金沙江、烏江等大河,船大部分被國民黨燒了,剩下的也被拉走,要渡河只能靠自己,或者找老百姓幫忙做竹筏。一些橋梁上木板被燒掉,只留下了鐵鏈,就像瀘定橋那樣,過橋只能攀著鐵鏈,危險性大大增加。還有用牛皮船的,但是牛皮船不好掌握方向,完全依靠水流,很長時間都不能到達對岸,非常浪費時間。
長征中的通信學校:邊走邊打邊學習
因為秦華禮讀過兩年書,且政治上可靠,組織上派他到通信學校學習。這個學校沒有固定場所、沒有學習用品和教材,是個“三無學校”。差不多一年時間,學員絕大部分時間就是在草地里、在樹林子里面邊行軍邊學習。
“我是山村里出來的‘土包子’,沒見過鉛筆,更沒聽說過英語。記得第一節課,老師教我們削鉛筆,不許削筆芯,只削木頭,寫出來很粗,轉一下再寫。一年學習只發了一支筆。我們把竹子削成鉛筆的樣子練習,正式考試的時候才用鉛筆。學英語,我發明了一個方法,行軍休息時,兩人編一組,寫兩個漢字,插在前面人的背包上,我說漢語,你答英語,互相提問、背誦,很快就背熟了。”秦華禮回憶起當時的學習條件讓現代人不敢想象。
學習收報發報也抓得很緊。長途行軍時,老師把中午休息的一個小時用來上課。“我們只能憑耳朵聽,拼命記在心里,因為文化程度低,都不會記筆記。我們還學習裝機器。練習裝配機器的零件都是繳獲敵人的收音機后拆下來的,平時都交給學員自己保管。我們把這些零件當成寶貝一樣,小心收藏,還要重裝波段信號,防止被破譯。”秦老說,遇到敵人還得打仗,可以說是邊打邊學習,到地方宿營,老師再考試。
訓練用的電池是前方電話隊用完后送到后方來的廢品,他們把廢電池的鋅皮捅上幾個洞,放在粗毛竹做成的竹筒里,用鹽水泡起來,沒電的電池就有了電,而且還可以用很長時間,大家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麻子牌”電池。就靠這樣簡陋的條件和近乎原始的方法,學員們全都學會了裝收發報機。
當時,這種學習是政治任務。部隊沖鋒打仗如果沒有通信,就好比瞎子聾子。長征途中,部隊之間聯系特別困難,有時候靠傳統的辦法,比如晚上山頭生火,一堆火代表一種意思、兩堆火代表另一種意思。但有無線電就“鳥槍換炮”了。
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堅信“困難是暫時的,勝利是屬于人民的”
“長征這么艱苦,但我們那時一點也不覺得苦,甚至感覺很快樂。”他說,官兵之間關系很好。老兵至少一個人兩雙草鞋,新兵沒有,老兵會主動把草鞋給他們穿。不管是團長師長,說話很隨便。一有空就搞體育活動。只要不下雨,每個下午朱老總(朱德)都要和我們打籃球。他40多歲了,跑起來慢了些,有時候我們為了搶球抱住他,他也不發火。
大家也很樂觀,士氣很高昂。“有一次,我們帶著電臺剛走出草地,就有6架敵機飛來輪番轟炸。我們幾個爬起來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開玩笑說‘還沒死啊’。”但就是那次轟炸中,一匹戰馬被炸斷了兩條腿,一名戰友犧牲了。
秦華禮記得在一次戰斗中,他和戰友們8天8夜不睡,就為了守在電臺前及時傳遞最新戰略部署及前方戰況。4個人中3個發起高燒,但依舊堅持工作。
秦老說,走完長征,靠的是理想信念的支撐。“當時我在電臺工作,白天長途行軍,晚上常常又通宵收發電報。雖然很困難,但我堅信共產黨會帶領我們取得最后的勝利。為什么?共產黨員遇到困難時頭腦最聰明,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克服困難、過這一關。”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郁 芬
(相關視頻 請掃描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