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特約評論員 王春暉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正式向社會公開發布《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下簡稱《綱要》),《綱要》要求將信息化貫穿我國現代化進程始終,加快釋放信息化發展的巨大潛能,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網絡強國。
當今世界,通信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信息化與現代化以及經濟全球化三者相互促進,而且信息化已經成為驅動國家現代化、引領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ICT(信息、通信和技術三個英文單詞的詞頭組合)已經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我國正處在這個大潮之中,受到的影響越來越深。因此,我國必須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制定實施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這是《綱要》出臺的重要背景。
《綱要》的性質和地位
筆者注意到,《綱要》是根據新形勢對《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調整和發展,這個綱要是規范和指導未來十年國家信息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國家戰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十年我國信息化領域規劃、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據。
《綱要》確定了未來十年的戰略目標
《綱要》基本路徑是從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進行三大步的跨越式邁進:
第一步到2020年,核心關鍵技術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信息產業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信息化成為驅動現代化建設的先導力量;第二步到2025年,建成國際領先的移動通信網絡,根本改變核心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實現 “技術先進、產業發達、應用領先、網絡安全”堅不可摧的十六字戰略目標,涌現一批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跨國網信企業;第三步到本世紀中葉,信息化全面支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網絡強國地位日益鞏固,在引領全球信息化發展方面有更大作為。
“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是《綱要》的主線
《綱要》是國家戰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提出了“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的24字基本方針:統籌推進、創新引領、驅動發展、惠及民生、合作共贏、確保安全。為了全面實現《綱要》繪制的信息化發展戰略藍圖,應當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集中統一領導下,統籌中央和地方,統籌黨政軍各方力量,統籌發揮市場和政府作用,完善配套政策,細化任務,明確時限,逐級落實,確保國家信息化戰略部署全面落地開花,并結出豐碩的果實。
全面落實《綱要》應當法治先行
全面落實《綱要》應當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意味著今后所有的行業都將與信息化融合,所有的行業都將互聯網化。因此,信息通信領域的立法必須在建立和維護國家信息化戰略上有大的作為,因為信息通信法治的生命力與行業融合發展的規律和生態環境息息相關。《綱要》提出,要推進信息化法治建設,依法推進信息化、維護網絡安全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要以網絡空間法治化為重點,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加強執法能力建設,提高全社會自覺守法意識,營造良好的信息化法治環境。
筆者認為,發展國家信息化戰略,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尤其要抓住“提高信息化立法質量”這個關鍵。為此,筆者呼吁國家應重點關注國家信息化戰略進程中五大方面的法治建設:一是推進信息通信基礎網絡建設和保護方面的立法;二是關注網絡經濟立法,尤其規范網絡商務和網絡金融發展的基本方向;三是提升網絡空間安全立法水平,制定與國際網絡空間治理相適應的網絡空間基本法;四是加強網絡個人隱私和數據資產權的規制和保護以及制定專門針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法規;五是打造公平良性的互聯網市場競爭秩序,建立誠信、公平的互聯網生態環境。與此同時,國家立法機關和國家司法機關要完善對現有法律的修改,或通過法律解釋和司法解釋的立法形式,推動現有法律延伸適用到網絡空間。
(作者系南京郵電大學信息產業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