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全國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大會在寧舉行
“出發前,通過手機軟件輸入起始點,預定停車位,等到達目的地就可以直接停車;噴泉、音樂、燈光只要打開手機APP就能遠距離操控;看病不再需要出遠門,只要輕點鼠標,就能夠享受醫療和護理專家們的網絡會診……”這些看似理想化的未來世界的美好藍圖已經在這里得以實現。
5月17日正逢第48屆“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由中國通信學會、江蘇省通信管理局和南京郵電大學聯合主辦的“2016年全國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大會暨ICT創新創業主題論壇”在南京舉行。來自全國教育、科技、產業、管理以及非政府機構等各界的50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物聯網到底能為我們今后的生活帶來什么變化?記在在會場看到,本是繁瑣的會議簽到,此次結合,結合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高科技手段,改變了以往傳統打印式身份牌或刷卡的管理模式。當與會代表和參賽人員佩戴受權代表證通過時,無需登記簽到或刷卡,系統將自動識別和采集通過人員的身份信息,實現自動簽到功能。
南京郵電大學教授、江蘇省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朱洪波教授介紹,未來,我們的生活將更便捷和智能,身上的首飾、家中的電器等都將成為網絡終端,你想得到的服務,家中就能實現。
朱教授隨即拿出手機,打開APP對物聯網廣場的噴泉進行遠程操控,不僅可以定時開關還能對音頻控制,對廣場的燈光亮度調節等等。記者獲悉,朱教授還在承擔國家自然基金委資助的5G相關項目,他告訴記者,通訊技術的發展就是帶寬不斷增加、速率不斷提高的過程。如果高清電影在4G網絡下下載用時1秒,那在5G時代只需0.1秒便可完成。他說,根據相關部門的研究進度推算,2018年我國將完成5G國際標準的制定,2020年有望正式商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