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云南麗江傈僳族的彭慧玲是南京郵電大學大二學生。傈僳族民風純樸,喜愛唱歌,相信萬物有靈,善待一切事物。來自這個民族的彭慧玲,也繼承了當地純良質樸的民風,憑著自己的親和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幸運地成為本屆青奧會一名通用類志愿者。
通用類志愿者主要在競賽場館承擔非專業崗位職責、在指定的時間和崗位服務,需要志愿者能吃苦、做事高效率。彭慧玲說自己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吃苦,童年的生活經歷和在外求學的磨練,使她成為了一個比別人更加獨立的女孩。今年夏天,她和小伙伴們一定能為五臺山體育場提供最好的志愿服務。
說起自己的家鄉,彭慧玲流露出濃濃的鄉愁。她告訴記者,父母是村寨里很開明的人,很早就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所以小學畢業后,媽媽決定把她送到縣城里的初中讀書,那一年,她才12歲。“縣城的那所中學在高海拔地區,天寒地凍,每天一個人住在出租屋,電話里一聽到媽媽的聲音,就大哭不止。后來,漸漸學會了克服黑夜與寒冷。”彭慧玲說,在父母的鼓勵下,她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學習成績也從班級倒數沖進前茅,并最終考到南京這座美麗的大城市來求學。
彭慧玲是本屆青奧會唯一一名傈僳族志愿者。今年寒假,父母得知她成為青奧會志愿者之后,都為她感到驕傲,并且告訴她要做好服務,不能給中國人丟臉。“我覺得服務青奧會既能結識許多新朋友,鍛煉自己的能力,還可以感受到為他人服務后內心的喜悅,這是一生的財富。”她還表示,青奧結束后,她要回一趟老家,和父母及村寨的族人一起分享青奧的美好回憶。
作者:施團軒 許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