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郵手繪明信片作者 季寧

南京郵電大學首套手繪公益明信片

派卡公益明信片 《雪憶金陵》
夕落揚塵車斂舟,江渡橫流帝府留。
有女哺嬰云織錦,天凈幾明楓樹紅。
石城藏瑤池,玄武、莫愁,至善清。
閑在金陵食,小路,燕回,秦淮人。
玄武湖畔夕陽下的臺城,金陵古城墻青磚曲徑;俯瞰雞鳴古寺,佛境通幽處,藥師佛塔下都市與千年古剎參差呼應;南京奧體中心周圍高樓林立,CBD摩天高樓映襯河西新城魅影……這些不是什么南京都市宣傳片中的內容,而是記者所看到的一套名為《最美南京》的公益明信片中的一景。這套明信片來自南京郵電大學的幾個在校大學生所創立的派卡公益明信片品牌。
定期免費取閱發放
建立派卡公益基金
每年拿出2000元資助南郵貧困學生
昨天南京電視臺記者來到位于南京郵電大學仙林校區內的派卡明信片工作室,不到十平米的工作室堆滿了各式各樣已經印制好的明信片,粗略估計有幾千套。作為派卡的發起人之一,目前讀大二的王天一給記者介紹起來絲毫不顯急促和生澀。談及建立派卡的初衷,王天一和其他幾位發起人想法是一致的。“我們選擇做自己,選擇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王天一說,不愿接受別人安排好的模式化的生活,不愿渾渾噩噩地敷衍這四年大學時光。
南郵的派卡明信片品牌成立于2012年10月,當時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想建立屬于南京郵電大學學生自己的派卡公益基金,來資助南郵的貧困大學生。王天一告訴記者,他們陸續已經印制了超過5000套南郵的首套手繪明信片以及其他明信片和紀念品,線下在超過100家的商家設立免費取閱網點,以各類特色咖啡店,西餐廳,書局為主。目前已逐漸擴散至南通,蘇州,武漢等地。和王天一一起接受記者采訪的蔣杰,是南郵大三生物工程專業的學生,用他的話說,他目前負責派卡品牌的所有外聯對接,包括與線下商家談合作,拓展線下免費取閱網點等等。
據了解,包括王天一、蔣杰在內的南郵派卡公益明信片品牌的五位主創人,清一色都是南郵在校大學生,他們來自南郵不同的專業,但是為了同一個夢想聚到一起,王天一說,他們一路走來還是有很多坎坷的,有時候也會有彷徨,因為是主推公益品牌,所以他們這一年來的工作全是憑著一股執著在堅持,幾乎沒有什么收入。“派卡成立之初的啟動資金,包括印制明信片的費用,也全是發起人自己出資的。”蔣杰這樣告訴記者。當記者問到,既然聯系到了不少商家,為什么不聯系一些商家贊助,“我們更希望要的是那種純粹的東西。”王天一如是說。
王天一對記者說,目前他們已經和學校方面協商好,今后每年將拿出至少2000元作為派卡公益基金用來資助南郵的貧困大學生。
主推南郵首套手繪明信片
徐州籍姑娘畫出南郵最美風景
南郵仙林校區正校門、南郵圖書館、一排排銀杏樹的南郵知行樓、本部參差高聳的梧桐樹林、物聯網科技園無線樓……這些南京郵電大學的標志性風景均出自一位南郵大三的學生季寧之手,她是位徐州姑娘,雖然學的是生化專業,但是從小就對繪畫特別擅長,用季寧自己的話說“我爸媽都不會繪畫,我自己自學成才。”交談時,季寧給記者的感覺是清新文靜。
據季寧介紹,她畫的這種屬于水彩畫的一種,是專門用彩鉛涂抹到16K畫紙上,再用水性筆去涂開渲染,邊渲染還要邊用小電風扇吹干,完成一幅畫至少要三個小時。那么她的畫作怎么會出現在同校學長創辦的派卡明信片上?原來季寧當初畫完這些作品,用掃描儀掃描后傳到了自己的人人網上“顯擺”一小下,沒想到被好多不認識的人分享,因為這些畫作,季寧還在人人網上火了一把。于是,便被慧眼識才的學長們挖了過來,成為了派卡公益明信片的簽約作家,前面你看到的這些獨特絢麗的南郵手繪明信片便這樣誕生了。據了解,這套南郵手繪風景明信片一經推出,深受喜愛,還被南京先鋒書店獨家定制了數千套,在先鋒書店銷售火爆。
另外,王天一告訴南京電視臺記者,目前派卡公益明信片的簽約作家已有十幾人,他們會定期印發他們的作品,把最美的圖片免費跟愛好者們分享。目前,派卡公益明信片已經陸續推出了《最美南京》、《南京城事》、《雪憶金陵》、《下一站南京》、《二十四節氣》等十幾個套系。
線上線下同時推出公益活動
已經建立同名網站
下一步五個創始人準備發展線上公益
據了解,目前由南郵五個在校大學生創立的南郵自有品牌派卡公益明信片已經推出了同名網站派卡網,在線征集原創的攝影和插畫作品,并會定期精選優秀作品印制成為派卡明信片免費派發。并且會挑選優秀的插畫師攝影師成為派卡的簽約作家。蔣杰告訴記者,他們目前已經在追夢網上線,公開籌集派卡公益基金,用于后面派卡公益明信片的發展。隨之今后派卡公益的壯大,他們還會推出更多公益的活動,回饋母校南郵。
作者與來源:牛弘 南京廣電網 2013年11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