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殺”這句《大刀進行曲》的歌詞大家都不會陌生,這是一首獻給國民革命軍第29軍大刀隊的抗日戰(zhàn)歌。1937年7月7日夜,日寇制造借口,向北平西南的盧溝橋附近駐軍發(fā)動進攻。29軍大刀隊的勇士們奮起抵抗,打響了反擊的第一槍,從此拉開了中華民族長達8年的抗日戰(zhàn)爭序幕。
時光荏苒,戰(zhàn)爭的硝煙早已散盡,可能是目前唯一健在的29軍老兵王壽延老人,他就在南京。在今年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到來之際,記者來到這位老兵的家,城南雨花門旁的老虎頭1號。70平米的房子,住著王壽延和老伴及女兒、女婿一家。盡管已經(jīng)98歲高齡,但是老人除了有些耳背之外,言談清楚,精神矍鑠。“我是1935年加入29軍,當時19歲,司職軍醫(yī),一直在軍部服役。”在老人的回憶中,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后,29軍軍部所在的南苑成為血戰(zhàn)的地點。“日軍的轟炸機成群地飛過來進行轟炸,飛得很低,就像是貼著地面飛過來的,扔炸彈和對下面掃射,都看得一清二楚。”忙于救援傷病的王壽延接治了太多從前線抬下的將士,“很多大刀隊隊員,殺到渾身是血、昏迷甚至已經(jīng)犧牲了,被送來時手里還緊緊握著大刀。”老人回憶道。國民革命軍第29軍大刀隊的勇士們,手提大刀,奮不顧身殺入兵力數(shù)倍于己的敵營的神勇威名不僅在當時振奮全國,而且名垂史冊。
王老于1949年8月在南京定居,進入郵政系統(tǒng)工作。1972年,以南京郵電學院醫(yī)務室醫(yī)生的身份退休,在南京生活了60多年,如今兒孫滿堂,過著平靜舒適的晚年。當記者問他,對現(xiàn)在的生活是否滿意,還需要什么幫助時,老人豁達地笑了。前段時間,民政部發(fā)布關于優(yōu)待原國民黨軍隊抗戰(zhàn)老兵的意見,老人得知后非常高興。他對如今的生活非常滿意。
老兵們也許沒有給子孫后代留下太多物質(zhì)財富,然而他們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留給今天的最重要財富之一,他們傳遞的戰(zhàn)爭記憶,讓我們懂得和平、自由的珍貴。
老兩口在一起閑聊,十分和睦 由于年事已高,王老基本不外出,平時就在房間里鍛煉,老伴在一旁陪著 王老堅持每天讀報 記者用相機幫王老定格久違的軍禮 王老從2010年開始寫回憶錄,留下寶貴的戰(zhàn)爭記憶 午飯時間,女兒王振文為老人準備了最愛吃的肉包子 老伴為王老佩戴獲頒的世界反法西斯勝利暨中國抗戰(zhàn)勝利的獎章 作者與來源:崔曉 南京日報 2013年09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