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科技部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教授受聘南京郵電大學名譽教授暨。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教授出席受聘儀式并為郭光燦院士頒發南京郵電大學名譽教授聘書。
楊震校長說,高層次人才是人力資源中核心資源之一,近年來,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努力打造具有南郵特色的人才團隊,積極營造有利于人才發揮聰明才智的優良環境,合理配置人才資源,高層次人才集聚效應顯著。大學之大是因為有大師,郭院士加盟南京郵電大學必將促進學校學科建設的發展、科研水平的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郭光燦院士是量子信息的理論與實驗領域世界著名科學家,其“段-郭概率量子克隆機”被認為是“該領域最激動人心的進展之一” 、“量子避錯編碼”被公認為三種不同原理編碼之一。
受聘儀式結束后,郭光燦院士為南郵師生作了題為《基于弱測量理論的量子高精密測量》的學術報告,并與在座的師生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出席受聘儀式的還有原南京郵電學院副院長鄭寶玉教授、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程崇虎教授、人事處周健處長。周健處長、程崇虎院長分別主持了郭光燦院士名譽教授受聘儀式和學術報告。
附:郭光燦院士簡介
郭光燦教授是中科院方向性項目首席專家,國家科技部973項目“量子通信和量子信息技術”的首席科學家,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教授長期從事量子光學、量子密碼、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及光學和物理學的教學工作,在科研方面獲得一系列國際水平的成果,被中科院授予先進工作者稱號,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已發表SCI論文820篇,被SCI總引用10781次,他引9788次,出版著(譯)作11部,已培養博士40余名,碩士30余名,其中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4人,國家基礎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
郭光燦教授獲得兩項原創性的應用基礎研究成果:“概率量子克隆”和“量子避錯編碼”。前者為解決量子信息領域的難題即信息提取問題提供了有效方法,被國際學術界稱為 “段-郭概率量子克隆機”“段-郭界限”,同時在實驗上研制成功量子克隆機,被認為是“該領域最激動人心的進展之一”;后一成果為克服量子信息技術實際應 用的主要障礙即消相干問題提供新的方法,成為學術界公認的三種不同原理編碼之一,并被美國若干著名實驗室在實驗上所證實。
郭光燦教授完成14.8公里光纖量子密鑰的實驗,在3.2公里的中科大東西校區之間通過地下光纜建立了國內第一條基于量子密碼的保密通信線路,為量子通信走向實用邁出可喜的一步。
郭光燦教授提出“實用量子處理器”和“信道加密”兩個新的實施方案,前者已被法國學者在實驗上所證實,被認為是可實用化的器件,后者是與現有所有量子密碼方案不同的新方案,有其獨特優點,被國際同行詳細推廣引用。
郭光燦教授一貫刻苦努力、兢兢業業、把全部精力貢獻給我國的科教事業,治學嚴謹、學風正派、成績突出,在國際上有較高知名度。
作者與來源:尤萱 范冠華 龍虎網 2013年11月0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