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屋內可見光傳輸網絡信號的國際前沿通訊技術,在實驗室成功實現。”昨天,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傳出的“燈光上網”好消息,引起網友們的濃厚興趣。
據介紹,研究人員將網絡信號接入一盞1W的LED燈珠,燈光下的4臺電腦即可上網,最高速率可達3.25G,平均上網速率達到150M。下個月,10臺樣機將亮相2013年上海工博會。
“‘燈光上網’日本做得最早,德國物理學家哈拉爾德·哈斯則是在這個領域做得較早又好的專家,隨后各國科學家競相開展此項研究。”南京郵電大學可見光通信實驗室主任王永進教授說,哈斯和他在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團隊發明了一項專利技術——利用閃爍的燈光來傳輸數字信息,這個過程被稱為可見光通信,人們常把它通俗地稱為“lifi(燈光上網)”,以示其給目前以wiFi(無線寬帶)為代表的無線網絡傳輸技術可能帶來的革命性改變。
“實際上,LED燈光上網,我校實驗室今年二三月份就實現了。”王永進介紹,當時實驗成功的網速是10M以上,網速受限的瓶頸主要在LED燈上,所以隨后便致力于研究具有原始創新特點的低功耗、高響應頻率的LED器件。
王永進說,江蘇除南郵外,解放軍理工大學等也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與兄弟單位相比,我們的研究更豐富一些,從材料、器件到整個通信系統及應用,都在研究之列。”
“燈光上網”離普通網民有多遠?“根據目前的研究進展情況,兩年后國內就應該出現市場化產品,國外可能會更快一點。”王永進預言,lifi最大的優勢是照明通信一體,這方面的資源也非常豐富,但這并不意味著lifi可以取代wiFi。“‘燈光上網’也有局限,如燈不亮就不能上網。‘燈光上網’普及取決于高質量的LED燈普及程度,而高質量的LED燈又取決于材料生產和器件加工等,這方面需要較多的原始創新。即便這些問題解決了,還有性價比的問題。所以,lifi不能取代wiFi,只會是作為wiFi的補充,讓人們有更多的上網選擇。”
作者與來源:蔣廷玉 新華日報 2013年10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