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
四園同建,打造人才與創業創新名城核心區
校府聯動,構建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3月5日,紫金(模范路)科技創業特別社區、中國(南京)電力工業自動化產業園、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科技園、南京財經大學現代服務業科技園同時開工。鼓樓以高端項目推動知本、資本全面融合的“號角”吹響。
“通過產學研的緊密結合,將高校創造的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產業優勢,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的增長,已經成為高校發展的一個重要命題。”江蘇南郵物聯網科技園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登銀認為,南京“科技九條政策”剛一出臺,鼓樓區政府就著手與學校、企業共建產業園,不僅為科技人才搭建了創新創業的絕佳平臺,也為高校科研成果的“落地生根”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讓地方產業的創新發展有了提升動力。“這必將成為鼓樓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畢業于南財,且在南財校園內創業的徐林海表示:“政府與學校共建產業園區有利于學生將學科與實訓有機結合,從而培養他們創業的激情。”
破解經濟管理體制方面的難題就是要研究如何理順政府、高校、園區管理體制與工作機制,營造創新創業環境,如何創新校府聯動模式,共建大學科技園。
——鼓樓區委書記 陸平貴
日前召開的鼓樓區“三爭一創”動員會上,區委書記陸平貴表示,在改革創新上爭先,重點要解決兩大問題:一是率先實現轉型升級,二是率先破解體制難題。他指出,破解經濟管理體制方面的難題就是要研究如何理順政府、高校、園區管理體制與工作機制,營造創新創業環境,如何創新校府聯動模式,共建大學科技園。
如何創新科技園的共建模式?
鼓樓區委確定要立足于三方面轉變,其一是在共建體制上由虛到實。組建國資控股的“鼓樓區大學科技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統籌大學科技園建設,對接各大科技園運作主體,并逐步實現一園一公司。其二是在共建體制上由松變緊。政府以科技園公司出資參股大學科技園建設,依靠資本紐帶,實現聯動共建、市場運作的緊密型合作。其三是在共建方向上由同趨特。加強區域產業規劃引領,促使專業技術、專門人才、專項產業向各個大學科技園集聚。
“紫金(模范路)科技創業特別社區、中國(南京)電力工業自動化產業園等四大園區的開工,標志著鼓樓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基地建設邁出了新的步伐。”陸平貴在當天的開工儀式上表示,該區將以此為契機,更大力度推進創新要素集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更大力度深化與駐區高校、企業的嚙合式合作與協同式發展,推動鼓樓科技創新創業再上新臺階。
鼓樓區區長楊學鵬認為,以產學研結合不斷增強鼓樓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是優化區域內的科技資源配置、提高創新要素效率的主要戰略路徑,循著這一路徑謀求產業發展,鼓樓將真正成為人才與創業創新名城核心區。
根據發展規劃,今年鼓樓區的年發明專利申請量將力爭達到1600件,發明專利授權量750件,獲各級各類科技進步獎55項;新增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8家;還將成立科技創業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不少于3億元,其中政府出資不少于5000萬元……
用足“科技九條”,校府共建產業園是必然選擇。
——江蘇南郵物聯網科技園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登銀
“鼓樓區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和科技資源,在推動地方經濟轉型升級背景下,其主動加強與高校合作,并專門成立鼓樓區科技園區管委會與高校各個園區對接,非常有必要。”南京郵電大學科技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大學科技園管委會辦公室主任張志華在接受采訪時介紹,3月5日開工的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科技園,由鼓樓區政府與南京郵電大學共建,該園將依托高校學科優勢,成為以物聯網產業集聚為主要特色的全國性物聯網技術創新、產業孵化和應用示范專業園區。目前,中國電信、移動、聯通、華為、中興、熊貓電子等多家重點通信企業已在南郵物聯網科技園成立企業化研究中心。
共建合作的產業園中,政府和學校應該如何定位各自角色?“鼓樓區科技園區管委會將駐區高校院所的科技園統一結合起來,南郵物聯網科技園是其中的一部分,而鼓樓區科技園區管委會又是南郵物聯網科技園的股東之一。”張志華認為,未來的發展中,兩者將呈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融模式。
對于這一園區的發展思路,張志華總結為:專業性、特色化、高起點的校府聯辦、多元聯動。“所謂的專業性,即以南郵的優勢學科和重點學科來打造物聯網科技園;所謂的高起點,是指科技園是在南京創建中國人才名城和創業創新名城的大背景下建立,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規劃,并與地方政府聯辦共建,將政府資源和學校資源有機整合。”
張登銀認為,要想用足用好“科技九條”,校府共建產業園是一個必然選擇。“栽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只有構筑好大的平臺,才能集聚到新人才,也才能引進好的項目,園區最終呈現出的將是平臺、人才、項目的共生發展。”他說,打造科技產業園區后,對企業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技術研發優勢;對學校而言,企業進來后將帶來資金和市場,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轉化;對政府而言,這一產業創新的平臺集聚大量的人才和項目后,將會促進產業順利轉型升級,對推動地方經濟新一輪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政府有資金、政策、項目,學校和科研機構有人才、科研技術,兩者合作,可謂“珠聯璧合”
——南京財經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軍
由鼓樓區政府與南京財經大學合作共建的現代服務業科技園也于3月5日正式開工,這個以商務服務、金融產品研發、文化創意與動漫設計、質量安全與糧油品質控制為主要發展方向的科技園將于明年底全部建成。
“政府有資源、資金、政策,學校有科研項目,有人才支撐,兩者的合作可謂‘珠聯璧合’。”南京財經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軍告訴記者,校地共建產業園將有利于高校推動科技創新、人才質量等躍上一個新臺階。“學生平時在校除了上課,也可以到科技園中參與產品的研發與推廣,這將更有利于增強他們的實訓能力,在實踐過程中也將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業激情。而學校利用這一平臺,可以更合理地設置教學內容,讓所學與所用更好地結合。”
記者了解到,雖然南京財經大學現代服務業科技園才破土動工,但已吸引了一批企業的關注,包括南京新奕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奧派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等。
南京奧派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南財畢業生徐林海在學校自主創辦的,這一致力于教學軟件開發的企業目前年銷售額已經突破2000萬元。徐林海說,創業期間,他不僅享受了學校的相關優惠政策,得到了老師的技術支持,還拿到了鼓樓區政府提供的項目支持。“說實話,像我這樣想創業的人才在高校比比皆是,但學生創業起步階段,沒有資金沒有平臺,舉步維艱。校府共建產業園后,這些難題都將得到有效解決。”
作者及來源:記者 顧小萍 通訊員 孫云才 朱莉莉 2012年3月8日 南京日報 第A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