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輔導員呼吁家長別把子女當寵物養(yǎng)
這學期,南京郵電大學出了個新鮮事:有10個輔導員在網(wǎng)上開起了博客。開了博客后,與學生的交流顯然更方便了。不過,這些輔導員還是感嘆,現(xiàn)在的很多學生太任性,不好溝通,而家長的“寵物式”教育方法則是導致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重要因素。
一個月花1000,家長還怪孩子花錢太少
徐椿梁是南郵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2005級的輔導員,工作沒幾年的他,看上去比學生們大不了多少,不過,與現(xiàn)在的大學生相比,他自嘲已經(jīng)出現(xiàn)“代溝”了。而他最看不慣的就是學生的奢侈之風?!坝械膶W生,第一次買了個3000多元的手機,沒過多久,看到市場上有款7000多元的手機,又向家里要錢去買,父母居然也就同意了”。
有一次,他到宿舍去,無意中聽到一對上海的父母與孩子的一段對話,十分震驚。那個父母問孩子:“一個月花多少錢?”孩子回答:“1000多塊。”結(jié)果父母的反應是:“你是不是我兒子,花這么少的錢?一個月給你3000塊你不花,你有沒有請同學吃飯?有沒有請他們玩啊?”徐老師說,再有錢的家庭也不能這樣慣孩子,這樣的孩子是不懂得珍惜勞動成果的。
“憑什么”成了大學生口頭禪
作為輔導員,提到現(xiàn)在大學生的口頭禪,徐椿梁太清楚了?!霸谡f服教育他們時,他們最常說的就是‘為什么’、‘憑什么’。在考慮很多事情時,完全是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自控力?!?/p>
他舉了個例子。因為考慮到用電安全,學校不允許學生使用電水壺。但是就有學生不買賬:“我在家里能用,這兒為什么不能用”、“憑什么老師能用,我們不能用”。
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家境比較優(yōu)越的,而他們的任性,和所受的家庭教育有很大關(guān)聯(lián),徐老師說,父母把孩子常常當成“寵物”來養(yǎng),要什么給什么。
“其實孩子們都很有思想、很有個性,需要正確的引導?!毙炖蠋熣f,做父母的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寵物來養(yǎng),不要大包大攬,同時也要讓孩子嘗到挫折的滋味。
作者及來源:通訊員 張前 記者 王晶卉 2007年4月17日 南京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