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晚,南郵原創紅色校史劇《赤子》在青春劇場震撼首演。出席首演活動的主要領導有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蘇春海,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李金泉,省委教育工委黨史學習教育派出第一指導組副組長、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趙曉群,共青團江蘇省委副書記熊俊,校黨委書記劉陳,校長葉美蘭。出席首演活動的還有校領導,部分退休老領導,省教育廳和團省委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山東莒南縣代表,通信行業代表,兄弟高校代表,校友代表,校各基層黨委、二級單位、職能部門負責人,校關工委成員代表,教師代表,學生代表等。首演活動由校黨委副書記王國平主持。
《赤子》以學校發展歷程中的代表性人物為主線、以重大歷史事件為素材,講述了歷代南郵人“永遠跟黨走”的忠誠故事。該劇以四幕形式,按照時間編年體展開。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男一號”,歷經南郵近八十年紅色校史淬火成鋼的主人公,生動講述了南郵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和“永遠跟黨走”的堅定信念。
劇中再現了學校發展歷程中的代表人物抗日戰爭時期山東戰時郵務總局局長、戰郵干訓班創始人趙志剛,南京郵電學院首任黨委書記兼院長、老紅軍秦華禮,為國守島21年的王繼才式校友徐六保,隱姓埋名的“馬蘭三杰”校友,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等南郵人形象。
南郵是一所具有鮮明紅色基因的學校。其前身是1942年誕生于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戰時郵務總局干部訓練班,是我黨、我軍早期系統培養通信人才的學校。先輩南郵人以國家的安危、民族的需要為己任,用鮮血鑄就了“忠于黨,忠于人民的堅定立場;保守機密,人在文件在”等為核心的戰郵精神,筑起了一座理想信念的豐碑。這段紅色的辦學歷史是“信達天下,自強不息”南郵精神的起點。
“跟著共產黨走,就是死了也光榮。”“黨要我到哪里我就去哪里。”“科學的春天到來了!”“打破科學壁壘,沖破國際封鎖,要跟著黨中央進行新的長征!”這是南郵學子在校園里時常聽到的教誨,這是劇中人物一句句樸實而又鏗鏘有力的臺詞,它們真實地再現了老書記老紅軍秦華禮、校友徐六保等為代表的南郵人的心聲,在“虛實結合”中一次又一次地震撼著師生的心靈。
“學成必歸”是主人公安報國的女兒安玥瑤留學的初心,為中國郵電通信事業發展貢獻力量是她的選擇,像安玥瑤一樣“學成必歸”的南郵學者筑起學科發展的“高峰”。學校成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榮獲江蘇省2020年度地方普通高校綜合考核第一等次,兩次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在大師們的引領下,南郵學子捧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最高獎“索尼杯”“瑞薩杯”。南郵人心血凝結的碩果,一幕一幕展現在觀眾面前,飛快、歡快,亦厚重。
隨著校歌《信達天下》中的軍號聲響起,奔跑的姿勢貫穿全劇。始終在奔跑的南郵人自豪,“有通信的地方,就有南郵人的身影。”這句話引來全場雷鳴般掌聲。“我即將參軍入伍,衛國戍邊。”“我即將前往新疆伊犁支教。”“我即將前往華為,為民族通信企業貢獻力量。”全劇的結尾,2021屆畢業生自豪地大聲說出奔跑的方向。
“學校享有的一切成就的源頭,都來自于近80年校史中24萬南郵人為世界、為祖國郵電通信事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所凝結的南郵精神,那就是‘信達天下,自強不息’。”舞臺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第五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工科組一等獎獲得者、南郵青年教師趙勃正在給同學們上思政課。“此次參演校史劇,我對立德樹人和南郵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領悟。”趙勃有感而發。
劇中郵政專家“李旦復”飾演者、南郵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2019級本科生吳小崗說道:“這部劇是一次很好的接受黨史教育的機會,通過紅色校史學黨史,加深了對黨史的感性理解和更深層次的理性思考,從黨史和紅色校史中汲取不斷奮進的力量。”
獻禮建黨百年,獻給所有為祖國郵電通信事業發展而不懈奮斗的南郵人,《赤子》從醞釀、劇本創作到排演,歷時一年時間,南郵師生參演。他們在表演中學習,在表演中感悟。該劇安排在七一前夕首演,恰逢畢業季,也是一堂生動難忘的思政課、一首“畢業歌”。帶著南郵的紅色基因,南郵2021屆畢業生不久將奔向祖國的四面八方。
近年來,學校擦亮“紅色南郵”底色,筑牢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信仰之基和精神之魂,學校成立了紅色校史研究會,校黨委書記劉陳、校長葉美蘭擔任會長,全力推進紅色校史育人“十個一”工程,努力構建以紅色為基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打造一部紅色校史話劇是“十一個”工程的重頭戲,也是學校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

王國平副書記主持首演活動

一堂紅色思政課

趙志剛在給戰士們講話

秦華禮、安報國和徐六保交談

安報國在給學生們上課

安報國、安玥瑤父女重歸于好

主創謝幕

大合影
(撰稿:畢瑩瑩、韓旻倩 初審:張前 編輯:王存宏 審核:謝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