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下午,以葉美蘭教授為首席專家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近代郵政史料整理與研究”開題論證會在仙林校區學科樓報告廳舉行。
此次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中國社會科學院王建朗研究員、金以林研究員,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馬振犢研究館員,南京大學陳謙平教授、張生教授,南開大學江沛教授,江南大學朱慶葆教授,南京師范大學張連紅教授,河南大學張寶明教授擔任開題論證專家,王建朗研究員擔任組長。特邀嘉賓江蘇省社科聯徐之順副主席、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汪橋紅副主任、《江海學刊》潘清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報》王廣祿站長,課題合作單位代表浙江大學陳紅民教授,學校職能部門負責人代表、課題組成員代表參加本次會議。會議由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志華主持,校黨委書記劉陳出席本次論證會并致歡迎辭。
劉陳書記向各位專家介紹了近年來學校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劉書記指出,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對我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發展意義重大,在南郵開展“郵政史”研究既是學校特色的體現,又是學校的光榮。希望課題組能夠把握時代脈搏,精益求精推出一批有影響力的高質量研究成果,弘揚中華文脈,展示中華文明。劉書記要求學校管理部門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優化管理機制,更好地為課題的順利開展提供優質服務。
江蘇省社科聯副主席徐之順研究員在講話中對課題的獲批表示祝賀。他指出,該項目不但富有文獻價值,研究視角新穎,還充分發揮現代科學技術優勢進行研究。希望南京郵電大學能夠通過課題深挖江蘇郵政歷史資源,傳承地方文脈。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副主任汪橋紅研究員表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是所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級別最高、影響力最大、競爭最激烈的項目,希望課題團隊要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加強跨單位協同創新;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注重中國自主的哲學社會科學知識體系構建,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創新性建設和發展。
項目首席專家葉美蘭教授從課題申報與總體概況、近期工作與中期目標、接續研究與最終成果、面臨挑戰與解決方案四個方面匯報了課題進展情況,包括已開展的檔案查閱、文獻整理,以及圍繞重大課題進行的學術交流、研究成果發表、科學普及和社會服務等工作。五位子課題代表從各子課題的研究內容、進展情況進行了詳細匯報。
在專家組論證環節,專家組成員對該課題設計的合理性、科學性、前瞻性、可行性等方面進行了認真的核驗和評估。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重大項目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更有顯著的現實意義。該課題目標明確、研究內容具體、研究團隊人員配備科學合理,已做了較為充分的前期準備,設計了完善的研究框架,在海內外相關資料的搜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研究。專家組對課題高質量完成預期目標給予了期許,還在加強與海內外檔案館和研究機構的合作、共建數據庫,適當縮小工作面寬度,集中力量出精品等方面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葉美蘭教授在總結發言中感謝專家們提出的具體意見和重要建議,表示將采納專家們的建議,進一步修改和完善課題的研究計劃,高質量完成課題研究任務。

校黨委書記劉陳致辭

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志華主持會議

項目首席專家葉美蘭教授作開題匯報

參會代表“線上+線下”合影
(撰稿:李笑葶 攝影:李海博 初審:陳赟暢、駱公志 編輯:王存宏 審核:張豐)

